第619章 好木材越来越少了

殷元让程其淞跟他老婆堂妹联系,问她肯不肯过来当店长,肯的话工资比羊城更高。

程其淞让黄虹打电话跟她堂妹说这件事。

不久,黄虹告诉他们:“堂妹黄素英同意辞工来京城,她说隔几天在商场辞职了就过来。”

这天有一个叫薛卫谦的打殷元电话。

“我姐夫是殷再道,他寄了几瓶香山酒给我,让我喝了觉得品质好,再联系你。”

原来是薛卫华的堂弟。

薛卫谦说:“我在鲁省专门做名牌白酒批发生意,手上有几个品牌,品尝了你酒厂生产的香山酒后,觉得酒的质量非常不错,能不能跟你谈谈合作的事?”

殷元说:“当然可以,我香山酒一直在南方销售,还没有进入过北方市场。”

薛卫谦说:“白酒销量最多的地方都是在北方,你的酒要想在闯出名堂,一定要在北方白酒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他问:“你这酒出厂价是多少?”

殷元告诉他现在出厂价是68元/瓶。

薛卫谦说:“才68元/瓶,我以为要88元呢,我跟你签月销售额20万瓶,从下个月开始,每次我派货车去酒厂拉货。”

殷元考虑酒厂这几个月内,生产量恐怕一时上不去,签了合同怕供货不上。

他说:“薛总,我跟你说实话,现在酒厂刚生产不久,已经接了几个订单,月供货28万瓶,另外一个定单二个月后要50万瓶,你再签月销售额20万瓶,可能真的无法满足。”

薛卫谦说:“殷总,你这是酒的品质好,所以出现供不应求,是好事,说明你厂的酒市场认可度高。

这样好不好,今年这几个月不要签销售额,20万瓶月供货额明年开始,今年有货我就派车去拉货。

比如现在我可不可以,派车去拉10万瓶过来,推向市场,慢慢铺开,看消费者认可度怎样?”

殷元想了想说:“我跟我弟商量一下,现在是我弟在负责酒厂的,我让他跟你联系。”

虽然产量供不应求,但是摆在面前有一个进入北方市场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给红兵打电话。

红兵说:“现在的产量是原来的一倍,余阳酒厂的工人来了几十个。现在仓库有28万瓶……”

殷元跟他解释能够进入北方市场的重要性。

“局限在南方市场销售,将来我们的酒发展空间就会非常有限,假如打开了北方市场,将会是另外一番情景。”

他把薛卫谦的联系号码发给殷红兵,让他跟对方联系,先让他拉10万瓶酒去销售。

过完春节再签长期销售合同。

红兵跟他说:“老酒厂小区房产项目,这段时间都是黄少祺在负责,他把家具厂交给杜永媚去管了。”

殷元对他说:“我让仼春林多派点人手,抓紧时间建筑酒厂宿舍楼和厂房,员工方面要争取多招一些。”

殷红兵告诉他:“一直在招工,有足够工人的话,再增加一个班次。现在原材料已经屯够了,酒曲也增加了不少。”

殷元跟红兵打完电话后,又接到林曼妮的电话。

“姐夫,这几天我们涂料厂的定单在暴涨,有几个都是大型工地的外墙漆订单。”

她说:“现在外墙漆的订单比内墙漆订单还多,已经安排工人在加紧生产。

涂料厂现在分二班倒,一直在招工,人手够的话,就实行三班倒。”

殷元分析说:“应该是我们的涂料上了品牌推荐,所以销量一下子暴涨。”

他嘱咐林曼妮:一定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不能因为订单多就放松质量。

他觉得新涂料厂的建设应该加快,不然会影响涂料厂未来的发展。

他打电话给任春林:“酒厂和涂料厂宿舍和厂房要加快建设速度,增派人手,现在两个厂订单增加了不少。”

任春林答应会加快建设速度。

第二天,津港市陆续来了五个首饰店老板,采购翡翠饰件。

程澜兴奋地告诉殷元和程其淞:“五个老板一共拿了一百五十万的货,冯小宁的二个客户共68万。”

殷元对他说:“今天五个客户拿的货都算是冯小宁的销售额吧,另外三个客户也是我们一起去跑的。”

虽然冯小宁可以得提成七百多,但是可以让他更有动力,跑出更多的客户。

有时候道理讲上一万遍,还不如多发几百块钱奖金,效果那么明显。

金银首饰加工厂的苏老板也找了过来。

殷元把另外半块切割过的原石给他看。

苏老板看了异常兴奋。

他把殷元昨天开给他的一张二百五十万支票,递到对方手里。

笑道:“我们等于是在物物交换,我用二百五十万的金银首饰,换了你这一块翡翠原石,看样子还是我占了便宜。”

这段时间由于筹办玉雕厂的事,殷元很少去过问苹果园别墅小区和星光城项目的。

好在有黄肇坚和杰克逊两人负责管理。

铁矿石生意,由林婉婷和黄虹管理。

华伟在羊城港附近又跟两个冶炼厂签订了铁矿石销售合同。

他高兴地打电话跟殷元说:“我把我弟,还有我小舅子叫过来帮我,让他们负责协助我工作。找了一位专业的测验技术员,负责检测含铁量。”

殷元说:“不管你找谁,只要能够把工作完成就行,反正我是跟你计件,按照铁矿石供货量多少计算报酬的。”

华伟上次下单的一船货已经到了港口,冶炼厂把货款转到了公司账上。

品位测验和运输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又同时预定了另外二个冶炼厂的货。

让澳洲公司安排一艘可以载18万吨的货轮运输。

封建勇父子也在香山港,成功签了两个厂的供货订单。

有些事情不懂,殷元都耐心教他怎样操作。

品检员还是殷元让黄仲春从津港给他找过去的。

因为黄仲春跟他说过,这边他认识几个品检员。

津港市离京城不算远。

殷元让黄仲春父子有空去京城。

黄仲春说:“刚刚来这边,胜辉两个也比较勤快,我们在这里租了房,老伴也给我接过来了。以后有空一定去拜访你……”

黄仲春除招了一名品检员外,其他的事都是自己做。

不久,跟另外二个冶炼厂签订了供货合同。

第二个月,铁矿石供货量翻了一倍。

利润自然也翻了一倍。

殷元比较忙,事情比较多,他的电话也比较多。

木材批发中心,四叔虽然慢慢熟悉了业务,但是有些事还是要请教殷元。

他告诉殷元:“那个卢总知道我们把老木屯起不再卖给他们的事情,他说那些五百年树龄以上的老木,他愿意以翻倍的价格收购。而且树龄越久,他给的收购价会越高。”

殷元说:“自然不要答应他,五百年树龄以下的木材可以卖给他,五百年树龄以上的,肯定要自己屯起来。”

他对四叔说:“当然不能得罪他,要跟他搞好关系。”

就算是卢总不再收购这些木料,凭他现在的财力也可以全部屯在仓库。

根据四叔的反馈,霍不强几人收购回来的木料数量也越来越少了。

殷元还让四叔适当提高了收购价。

虽然他早预感到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是按照现在的情景看来,比想象中更快。

可能是收木材的人越来越多的缘故。

霍不强告诉他:“不仅仅我们这几帮人在收货,有很多新面孔加入了收货大军。

而且村民也学得更精了,叫价也更高了。

有些收货人之间会发生斗价的现象。

这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

他问殷元:“有没有其他的工作让我去做?要么我去做其他的。”

段元说:“你应该有上千万存款了吧?有这么多的本钱,自己随便去找个生意做,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做,这辈子你也可以过得很好了吧。你还会去打工?”

霍不强说:“跟其他打工我肯定不干,但是只要你殷总有合适的工作安排我去做,我还是愿意干的。”

他说:“做生意我也没什么经验,投资进去,万一亏本的话就麻烦了。

什么事不干,又毕竟还这么年轻。

总要找件事做才行。”

殷元跟他说:“有钱你去买房买铺面或者买地皮,保你比做什么生意都更赚钱,而且不存在亏本的现象。”

见他不为所动,他才说:“我跟程其淞在做澳洲铁矿石生意,目前为止有六帮人在六个港口设立了办事处。

每个港口附近都签订了几个冶炼厂的供货合同,他们负责收货定货,货轮到港,将货装车运到订货的冶炼厂。

负责检测铁矿石含量,督促冶炼厂付款,然后订下一批货。

我给他们计件工作,经手的货越多,拿的工资越高。

有几个港口,他们跑的业务,我给他们提成,有几个每月到手的钱有几十万。

虽然比不上收黄花梨木材,但也是一门高薪的行业。”

殷元告诉他哪几个港口已经有办事处了。

霍不强高兴地:“我也去做这个,要么我先在海南这边找找?”

殷元说:“不用找,都是可以查到的,海南那边只有二个治炼厂,而且本地有铁矿石资源,所以他们不一定会进口澳洲铁矿石原材料。”

他说:“你想做这个,还不如回桂省,你老家有七八个冶炼厂,除了锰矿、铜矿外,有四五家都是铁矿石冶炼厂,或者还有可能取得突破。

当然国内还有其他港口可以去,比如舟港、苏港、唐港、照港、连港,这些大港附近都有不少冶炼厂。”

霍不强欣喜地说:“我老婆预产期就在这个月,我等她生下小孩后,让岳父母在家照顾她,然后我就去做这件事。”

他说:“那个黎华东和阿花,一直在跟我收名贵木材生意,我不做的话也要对他们有所交待才行。”

他问殷元:“要么我让黎华东还是去做这个生意,以后他收到木料,叫他直接送到你木材中心?”

殷元同意。

“虽然木材越来越少,但是还是可以收到的,以前一个月可以收几车货,现在再怎样收一二车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车货赚十几万,利润也还是相当丰厚。

霍不强也算是眼光独到,知道不用多久,海南将会无木材可收,他知道提前想好退路而已。

他跟殷元商量过以后,再跟杨小蓉说这件事。

这段时间,因为杨小蓉预产期越来越近,他索性把海口那一摊子全部丢给黎华东两口子去做。

陪在杨小蓉身边。

二弟霍不钢跟他在海南做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回了老家。

老家房子已经建好了,霍不强让父母带二弟和三妹都来香山市生活,他给他们再买一套房居住。

父母没有同意,舍不得家里那十几亩甘蔗地。

他给了父母一笔钱,让他们给二弟找个女孩结婚成家。

妹妹明年高考,若是考不上大学,想出去打工,再跟他说。

他认为妺妹的头脑好用,可以去开店做生意。

本钱几十万他都会出。

杨小乐病好以后,靠殷元的关系,进了香山第一中学读书。

父母跟岳父母好像也没有过节了,几人都认为是老天的安排。

杨小蓉说:“让黎华东直接拉货去殷总木材中心卖货,他们就会知道收货价格,他们会不会说我们以前赚了他们太多了?”

霍不强说:“他们两人自从跟我做这个收木材生意后,一年多赚了一百多万,我要是不带他做这个,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得到这么多。

当然他要跟我计较,我也没办法。”

杨小蓉有点不解:“现在虽然好木料越来越少了,但是一个月赚几十万还是有的,做其他的,也不一定可以赚这么多吧?”

霍不强说:“上次我们在步行街不是碰到殷总弟弟的小舅子吗?封义平跟他老爸在香山港这里,负责殷总的铁矿石转运工作,你知道他们干这个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么?”

他把殷元说的几个港口负责人,每月的收入告诉了杨小蓉。

“这个工作可以长久做下去,只要有能耐,多跑到几个厂,加上提成,一个月拿几百万都有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