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432章 朝廷的是朝廷的,商会的是商会的!!!

朱瞻基并没有在港口多待,又询问了一些这次船队在美洲的其他发现后,朱瞻基便和郑和告辞了一声,然后就和观察完宝船的朱高燧一起乘坐船只返回了应天。

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是说说,哪怕他这个君目前还仅仅只是个监国的储君,但是他短时间不出现在应天还行,时间长了,朝廷的政务也肯定要出一些乱子的。

回应天的时候朱瞻基倒是没有带上景蒙,刘家港的船队还需要有人负责,景蒙作为商会船队的负责人,自然也是离不开的,当然,朱瞻基也是有意让景蒙跟随在郑和身边多学一些东西的想法。

“殿下,您回来了?”

应天,朱瞻基的步辇刚刚进宫,迎面就碰上了正往外走的夏原吉。

看夏原吉的样子,应该是刚刚办完事,看到朱瞻基后,夏原吉脸色一喜,朱瞻基这头都还没落地,夏原吉人就已经凑了上来。

“嗯,夏户部这是有事?”朱瞻基从步辇另一侧走下,一边向乾清宫大殿里面走去,一边看向夏原吉问道。

“那个甚………”夏原吉看到朱瞻基从另一侧下了步辇,然后就往里面走,脸上笑容也是不减,立即就跟了上来,然后走到朱瞻基身边,略微落后了半个身子道:“殿下,臣听闻殿下这次是去了太仓那边?”

“你问这个干什么?”朱瞻基不答反问。

说话的功夫,已经有早就准备好的太监宫女,立即捧着一件件朱瞻基日常所穿的常服走了过来。

朱瞻基身为大明皇太孙,对于这个衣着谢谢自然也是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平日里出行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见臣子,上朝又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

朱瞻基在前面换衣服,夏原吉也就跟在后面,等到朱瞻基换完后,他这才恭敬的行了礼,然后开口道:“殿下,那个臣是想问问殿下,这次下西洋的船队收获如何?”

“就问这个?”朱瞻基脚步微顿,然后看了一眼夏原吉,眨了眨眼睛道。

“嗯嗯,就问这个!”

夏原吉点头,脸上讨好的笑容差点没把脸笑疆住。

“这个嘛……”朱瞻基看着夏原吉的表情,嘴角忍不住微微一扬,故意拖长了音,然后就在夏原吉一脸期待的表情中,语气一转,然后点了点头道:“还行吧!”

“还………还行?”

夏原吉一愣,连忙迫不及待的再次追问道:“敢问殿下,这个………这个还行,究竟是个如何的还行法?”

“参见殿下!”

政房内,侯显和阿福看到朱瞻基立即也迎接了上来。

这次朱瞻基去太仓,倒是并没有将两人带上。

朱瞻基对两人点了点头,然后坐回了御案后面,去了一趟太仓,虽然耽搁的时间不算久,但是御案上的奏章,还有文书也是又堆积了起来。

朱瞻基一边随手拿起一本奏章随手翻看了一下,然后又端起刚刚阿福送上来的热茶,然后一抬头看了一眼面前腆着脸,丝毫不觉尴尬的夏原吉,心里也不禁对这老登有些佩服了起来。

就说在脸皮这块儿,朱瞻基觉得怕是整个大明的朝堂上,估计都不可能找出第二个能和这老登媲美的了。

“还行,自然就是还行!”朱瞻基摇了摇头,一边示意阿福给夏原吉赐了座,一边道:“夏老头,这次下西洋船队的收获,你如果真的想知道,何不亲自去问我爷爷?”

“殿下说笑了!”听到朱瞻基的话,夏原吉脸上一疆,然后丝毫也不觉尴尬就道:“臣若是去问陛下,陛下会说的话,臣也不会厚着脸皮来问殿下了!”

原来你还知道啊?

朱瞻基听到夏原吉的话,嘴角微微一抽,随即有些无语,问道:“那你又是如何确定我就会和你说?”

“所以臣这不是正在问殿下吗?”夏原吉毫不犹豫道:“万一殿下如果愿意说的话,臣问了,这不是就能知道了?”

“………”朱瞻基深深看了一眼夏原吉,有种给这老登竖个大拇指的想法,犹豫了一下,他这才点了点头道:“行吧,既然你问了,我也可以和你说说,这次下西洋郑和船队的收获,大概嗯……是这个数!”

朱瞻基说着话,竖起三根手指,在夏原吉面前微微一晃,然后随即收了起来。

“三………三百万两银子?”夏原吉眉头微皱,反问道。

“往上猜!”朱瞻基摇了摇头道。

“殿下是说三千万两银子?”夏原吉皱起的眉头几乎瞬间舒展开来,一脸惊喜的问道。

“嗯,大差不差吧!”朱瞻基点了下头,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还有许多也只是货物,如果换算成白银的话,或多或少可能还会有一些偏差,不过总体来说,应该是比这个数字只多不少的就是了。”

朱瞻基倒也没有隐瞒夏原吉的意思,虽然下西洋船队的收获这些事情,本身来说一直都是个秘密。

但是对于夏原吉这样的人来说,如果想知道,那肯定也是会有些办法的,哪怕就是得不到具体的数字,大概肯定也是可以知道的。

当然,另外主要的是,以朱瞻基对自家爷爷的了解,夏原吉就算知道了船队的收获,也是别想可以从自家爷爷那里拿到多少好处的。

“即便如此,这个数字也并不算少了!”夏原吉摇了摇头,然后想了想,看了一眼朱瞻基道:“臣听闻这次下西洋,殿下的商会也曾派出了十三艘宝船系统前往,既然郑和船队已经收获如此之丰了,殿下的船队也应该不差吧?”

朱瞻基:“………”

“你想说什么?”朱瞻基看了一眼夏原吉,没有回答夏原吉的问题,直接问道。

“殿下勿怪。”或许是感觉到了朱瞻基语气里的不善,夏原吉立即起身行礼道:“臣也只是一时好奇罢了。”

“我也希望你是好奇。”朱瞻基瞥了一眼夏原吉,然后淡淡道:“朝廷的是朝廷的,我那商会的是商会的,现在是这样,以后也会是这样,我希望你和户部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这………”夏原吉眉头微皱,刚想说些什么,立即就对上了朱瞻基带着几分警告意味的眼神,夏原吉心里微微一紧,脸上立即露出几分苦笑道:“臣记住了。”

“嗯,你记住就好。”朱瞻基点了下头,然后想了想,岔开了话题道:“修路的事情,户部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修建贯通整个大明得水泥路,做到大明版村村通的事情,是朱瞻基一早就已经和夏原吉商议好了的。

此事由户部这边出面牵头,商会这边出钱出力,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有一些日子了。

“回殿下!”听朱瞻基说到修路的事情,夏原吉脸上的神色也是立即一收,然后起身从怀里取出一本早就准备好的奏章,恭敬的递上,道:“臣这次来,元本就是想要和殿下来商议此事的,这是臣写的关于大明水泥路修建计划的奏章,还请殿下先行过目!”

朱瞻基点了下头,阿福立即上前从夏原吉手里把奏章接过,然后递到朱瞻基面前,

夏原吉见到朱瞻基打开奏章,便开口继续道:“这次修建大明的水泥路一事,以臣的想法是先行修建应天至顺天的水泥路,这段水泥路,臣已经让人经过测算,大概在两千一两百里路左右,臣特意让人联系商会的人,根据殿下商会那边给出的答复,如果修建一条宽度可以供六辆马车并行的水泥路,则至少需要将道路修建到四丈左右的宽度,而这样的一条道路,算上各种成本,每修建一里路,便差不多最少需要一千两白银,按照应天至顺天的距离,在两千两百余里,也就是说,这样的一条路预计便需要两百万左右的白银。”

朱瞻基一边听着夏原吉讲解,一边默默把夏原吉递上来的奏章看完。

奏章上写的比夏原吉讲的要更加详细一些,不过大致的意思都是一样,将奏章看完,朱瞻基略微沉凝,想了想道:“我觉得应天至顺天的道路可以再修宽一些!”

“再宽一些?”夏原吉闻言微怔,有些迟疑道:“可是殿下,六辆马车并行的道路,即使在应天算是十分宽阔的道路了,而且如果加宽的话,可能增加的成本也是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哪怕只是再增加一辆马车并行的宽度,也可能导致增加的成本远超这个道路本身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朱瞻基点了下头,然后道:“我爷爷想要把京师迁往顺天的事情,你也不是不知晓,目前顺天皇宫的修建已经基本完工,估计再过不久,我爷爷就会决定正式迁都,届时,顺天的人口瞬间就会暴增。”

“到了那个时候,南北来往的商队,以及商品的意思运输,粮食,衣物等等,基本都需要从南方运往北方,顺天的情况你也是知晓的,单单只是依靠漕运,绝对是无法满足顺天的需求的,到时候只会对道路的需求更大,所以我认为可以直接将这条道路修建得更宽一些,至于增加的成本问题,商会这边自然也是有办法解决的。”

“这个………”夏原吉闻言,犹豫了一下,随即苦笑着点了点头道:“此事殿下既然已经如此说了,那臣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了。”

夏原吉还能如何说?

修建水泥路的事情,这件事情本身便就是皇家商会出钱出力的,户部也不过就是占了一个名,眼前这位殿下想要多花一些钱,把路修建的更好,别说是他夏原吉来了,就算是皇帝来了,也不可能说出个“不”来不是?

而且说到底,这条水泥路一旦修建好,不管是对朝廷来说,还是对民间来说,都是百无一害的好事情,朝廷届时可以减轻一旦迁都后,顺天城粮草供应的成本压力,而民间,无论是南来北往的百姓,还是商人,都可以说是利好的事情。

“嗯,既然你没有意见,那么这件事情便这么定下来了!”朱瞻基见夏原吉点头,就将手上的奏章重新合上,然后递了回去,道:“你回去后重新将起草一份奏章,我会让商会那边专门组织一批人与你交接此事,我希望这条水泥路,可以在今年年底之前就能正式开始修建,最好可以在一年之内,就能彻底打通应天至顺天。”

“臣定然不负殿下期望!”夏原吉闻言,也是立即起身,一边接过阿福递回去的奏章,一边拱手行礼道。

“嗯,没有其他的事情了,你就去准备吧,尽快把此事办完!”朱瞻基点了下头。

“是,殿下,那臣这就告退了!”夏原吉听见朱瞻基的话,知道眼前这位殿下是在赶人了,他自己事情也已经办完,当即也不再多待,行了礼立即就告辞离开。

朱瞻基目送夏原吉离开,倒也没有立即处理御案上的政务,而是想了想,看向一旁的阿福问道:“阿福,那位孙姑娘在太子府呆着可还算安分?”

“殿下!”

阿福就站在朱瞻基旁边的,这两天侯显基本已经将一些该教的事情全部教回了阿福后,在乾清宫伺候朱瞻基的事情,差不多也都一并交给了阿福负责。

此时阿福听到朱瞻基的话,立即出列一步,恭敬道:“奴婢早上倒是听府上传了一些消息来,说是这位孙姑娘到了府上后,便一直待在殿下给她安排的屋子里,平日里除了一日三餐以外,倒是并不见任何人,太孙妃之前倒是让人给这位孙姑娘送了一些商会那边特意给太孙妃准备的吃食去,除此之外倒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了………”

阿福刚说完,不等朱瞻基开口,随后又想到了什么道:“对了,殿下,这位孙姑娘倒是询问过两位小殿下的事情,不过院子里的人因为得过殿下之前的提醒,倒是并未多说什么。”

“安分就好!”朱瞻基闻言点了下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