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若微的事情属于他爷爷那边的安排,朱瞻基对于自家这位爷爷的性格多少也是有些了解的。
一般的事情他如果反着来,耍些无赖的手段也就算了,怎么也能应付过去,但是事关建文的事情,朱瞻基估计加上自家老爹也不会好使就是了。
孙若微住进太子府,也就是有这方面的缘故在。
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太子府的情况,听到阿福汇报一切正常后,朱瞻基这才开始处理起他去太仓这段时间积累起来政务。
不算少,大事小事积累了很多,一部分已经由每个那边写出了意见,朱瞻基这边需要亲自想办法的事情不多,大多数也都是披阅一下就成。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时间一晃便到了九月份。
应天城,皇城北,一大早,就已经站满了朱瞻基亲卫军的人,周边的闲杂人等也都已经被驱离。
“殿下!”商会现任第三位总管,李元一大早就已经在这里等着朱瞻基了。
朱瞻基从马车上刚刚下来,李元立即就迎接了上来。
“都准备好了?”朱瞻基先是对李元点了下头,然后问道。
“回殿下,已经准备好了,殿下请跟属下来!”李元闻声立即恭敬的开口道。
说着话,李元在朱瞻基后侧方微微躬身带路。
此时正值上午,九月份的应天城还是十分燥热的,朱瞻基下了马车,立即就能感觉到一股燥热袭来。
不过早就已经习惯了没有空调的日子,朱瞻基倒是没有什么不适,顺着李元所指的方向,朱瞻基立即就看到了前方一道巨大的门户。
之所以说十分巨大,则是因为眼前的这道门户,仅仅只是高度,便就已经超过了二十米,除此之外,整个门户横跨东西,便是长度仅是估量便在一百米以上。
整个门户并非是以水泥制成,而是全部采用特意开采的巨石,底部便是由数十根数人合抱方才能围住的巨大石柱。
石柱上以专门的工匠特意雕刻着许多图案,其中有来自于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夸父逐日,亦有黄帝乘龙飞升,神农尝百草,更有老子骑牛西行,孔子收七十二贤。
上至数千年前,下至洪武年间,一个个或是耳熟能详的故事,又或者是一个个历史典故,均被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各自排布在这道大门的石柱之上。
而在这大门顶部,赫然便是六个大字:
“大明皇家学院!”
大明皇家学院的校区,其实商会这边早就已经交完完成,只不过此前朱瞻基北伐还未结束,应天城这边无论是李元也好,还是其他人,分量多少都是差了不少。
所以一直没有贸然的开始正式办学招收学生。
朱瞻基从马车上下来,走到这道巨大的石门之前,靠近了一些,缓缓上下打量。
一旁的李元跟在朱瞻基身边,落后半步,开口道:“殿下,这道石门原本属下等人是打算采用水泥浇筑的,不过最后因为考虑到水泥可能无法一直存续,故此最后决定全部以巨石雕刻,仅仅是将这些巨石运送到应天城,便花费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再加上工匠的雕刻,也仅仅是在殿下北伐回归的前夕,方才正式完工,其中的各种花费损耗加起来,仅仅是这道石门,便已经超过三百万两白银。”
李元说到这,还特意看了一眼朱瞻基。
他没有说的是,其实这些都是朱瞻基亲自吩咐的事情,这道大门,原本按照商会的设计,是没有打算修建如此庞大的,甚至就连材质,也只是准备直接用水泥修建,只不过这条提议在朱瞻基这里并没有通过,最后才变成了石门!
朱瞻基对于这道石门的造价并不是怎么在意,三百万两白银,对于如今的商会来说,也不过是仅仅月余的利润罢了。
围着一根石柱转了一圈,朱瞻基一边对着上面雕刻的图案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边看向李元问道。
“按照商会那些工匠的预算,这道石门最少可以经历五百年的风吹日晒!”李元闻言立即道:“不过,如果保护的好的话,则可以树立的更久,便是千年,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嗯,不错!”朱瞻基听到李元的话,很满意。
千年不千年的他不在意,毕竟到了那个时候,这道石门如果还存在,肯定会被重点保护不是?
朱瞻基没有在这道石门前多停留,只是简单的观看了一遍后,就穿过了这道石门,向里面走去。
石门后面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宛如一个巨型的广场一般,整个大道以水泥铺设,宽度并不低于石门,而在道路的两旁,一个个各式各样的石雕竖立两侧。
这些石雕有的是手持书册的文人墨客,也有单手提剑的江湖侠客,更有对酒当歌的狂士,以及手持工具的大匠,和身披铠甲的将军。
朱瞻基倒是没有在此处停留,只是简单的打量了一眼后,就继续向前走去。
这条宽度近百米的道路倒是不长,也就是一里不到,而在后面这条路更是很快就分成了五条,分别通往了不同的方向。
李元看到这五条道路,立即指着其中一条路开口道:“按照殿下吩咐,目前皇家学院这边准备最先开办的就是皇家政法学院,便是走这条路!”
其实不用李元指路,朱瞻基也已经看到了道路上竖立的路牌。
路牌是朱瞻基让商会这边特意弄出来的,当初翻新应天城的时候,朱瞻基就让人弄了不少路牌,这些路牌大多数都是直接用木桩或者木牌制作,当然也有少部分就像是皇家学院这边,则是直接就采用了水泥浇筑的碑牌。
而在眼前这五条分叉的道路上,每一条道路旁边都竖立着各自的路牌,皇家政法,军事,医学,海事,科学五大学院依次排列。
不过目前为止,朱瞻基打算率先来办的倒不是其他四所学院,而是打算先行开办皇家政法学院。
这算是五所学院里面创办阻力最小的,拿出来,也是先看看其他人的反应,之后才会依次将皇家军事学院,医学院,海事学院,包括科学院全部创办完成。
按照朱瞻基的打算,这个计划将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就会完成。
朱瞻基看了一眼其他四条路,然后走上政法学院的路。
这路相比之前的大道窄了不少,差不多也就是只有二十米左右了,道路两旁已经早早就种下了一颗颗梧桐树,此时正值九月,天气却还没入秋,梧桐树的树叶正是最为茂盛的时候。
即使炽热的阳光也被遮拦大半,隐隐斜着的光斑穿过梧桐树叶之间,照射在地面,映射笔直平坦的道路,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朱瞻基走着走着都恍若有一种有回到了上辈子大学时期错觉,他记得清楚,上辈子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面倒是也有着一条类似的道路,确实是个打卡拍照不错的地方。
回过神来,朱瞻基看向一旁的李元道:“政法学院的老师,以及其他人都招收齐了吗?”
一旁的李元一直跟在朱瞻基身侧,落后半个身位,原本看到朱瞻基正欣赏着眼前的景色,也就保持着沉默,此时听到朱瞻基问,立即开口道:
“回殿下的话,政法学院这边的老师,以及其他的人员倒是全部都招收够了,只是政法学院院长一职,还未曾请示过殿下,属下不敢妄论!”
“此事我已经有所安排!”朱瞻基听到这个点了下头。
政法学院的院长一职,他心里最佳的人选自然就是自家的老爹了,不过此事他还未和自家老爹通过气,因此倒也没有直接和李元说。
毕竟这件事情目前还只是朱瞻基自己的想法,至于自家老爹那里究竟愿不愿意来,朱瞻基心里也只是那么七八成的把握罢了。
不过,当然即使自家老爹那里不行,朱瞻基心里其实也还有其他的人选,毕竟诏狱里不是正关着一个五百年来读书最多的人嘛,以解缙在读书人之中的影响力,朱瞻基倒也不怕解缙坐不稳这个政法学院院长的位置。
不过当然,如果自家老爹那边可以的话,朱瞻基心里的第一人选肯定还是自家老爹才是。
毕竟朱高炽身为太子,将来的皇帝,一旦登基,以其身份,那么将来政法学院的学生同样立即就会鸡犬升天,院长是皇帝那么学院的学生自然也就自动成了天子门生不是?
说着话,两人穿过梧桐林阴的道路,眼前的很快就再次出现了一处大门。
和外面的石门不同,石门与其说是门,其实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地界标志,而此处的大门则是直接以铁制的栅栏关闭,和朱瞻基的别院一样,这里大门处同样还设置了一个专门看守大门的保安室。
不过此事保安室内倒是没有保安,而是早早就已经被朱瞻基的亲卫军所掌控。
看到朱瞻基到来,几个亲卫军立即出动,不多时便将关闭的栅栏门推开。
“殿下,这就是皇家政法学院的内部了!”
走进大门,李元在一旁开口介绍道:“按照殿下您的吩咐,皇家政法学院前期预计将会招收两千到五千名学生,未来最高时预计招收两万到三万名学员,故此仅仅是皇家政法学院的占地面积,便已经达到了五千余亩,其中设有东南西北四处用于锻炼学生体魄之用操场,设有藏书楼三栋,食堂四处,其他用于教学的教学楼二十栋,以及宿舍八十栋,以及其他各类用途的建筑三十余套,每栋楼层均为三层水泥建筑。”
朱瞻基在李元开口的时候,也在四下打量,眼前的这个皇家政法学院,其实就外观而言,除了一些建筑的楼层以及整体的大小,可能比不上后世的一些建筑,但是仅仅从规模上而言,其实已经不逊色于后世的大多数大学了。
倒不是朱瞻基不想把学院建设的更好,主要还是就目前为止商会这边弄出的水泥,以及钢筋而言,比起后世要差了不少,楼层矮还好说,楼层一旦太高,必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
再加上这里教学的走是大明未来的骨干,朱瞻基自然也不敢拿这些学生的命来赌教学楼宿舍楼这些楼结实不结实了。
“既然教师,包括其他人员都已经招收够了,这些建筑也都弄好了,那么就让商会这边拟定一个时间,正式开始招收学员吧!”
将整个学院大体道转了一圈,甚至又选择了几个建筑,进去参观了一遍,朱瞻基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后,就对一旁的李元直接吩咐道。
皇家学院的开办,拖的时间也已经够久了,朱瞻基心里还是十分期待这几所学院能够尽快开办起来的。
毕竟这可是事关他将来能够彻底改变大明越多弊端的根基,越早开办,其能产生的影响也就能够更早扩散。
如果可以,朱瞻基其实也希望自己创立的这几所皇家学院,将来也能够留下几句什么“一所皇家学院,半部世界史”的美誉不是?
“回殿下的话。”朱瞻基心里的想法,李元倒是不清楚,听到朱瞻基的话,李元立即道:“按照商会这边商讨的结果,政法学院可以在十日之后就能正式开始招收学员了,只不过目前的话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什么问题?”朱瞻基闻言直接问道。
“一个是学院教授的书籍问题!”李元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按照殿下您的意思,学院前期第一批招收的学员大概会在两千人左右,因此需要的教授书籍至少便需要两千套,数量虽多,商会这边倒是也能短时间内就能印刷出来,只是……”
说着话,李元微微一顿,然后道:“只是,这书籍的话,目前为止诏狱那边还差了许多!”
“嗯,解缙那边怎么说?”朱瞻基闻言稍稍想了想问道。
“解学士那边传来消息,第一套书籍完成,至少还需要一个月时间!”李元想了想道。
“不行,一个月时间太长了!”朱瞻基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然后略微沉凝问道:“目前诏狱那边,侯显一共送进去了几个人?”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