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42章 二叔,你什么时候从棺材里爬出来了???

应天府!

乾清宫。

朱瞻基回来给朱棣报平安的时候,就见自家老爹正跪在政房内,愣了一下,还以为自家老爹是来给那位好二叔求情的。

“爷爷!”

朱瞻基行了礼,又看看朱高炽,然后又看看从一堆政务里抬起头的朱棣,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回来了?”

朱棣似乎是没看见朱高炽一般,笑着问了一句。

这话虽然有些废话,但是也是表示关心的话,朱瞻基立即就道:“回来了。”

说着话,朱瞻基有心问问自家老爹的情况,不过朱棣却没给机会,放下手中的奏章,笑着问道:“你去了一趟太仓,感觉怎么样?”

听见朱棣问,朱瞻基见自家老爹跪在那里也没说话,没搞清楚情况,也不好开口先提,就先回答道:“感觉很有底蕴!”

“很有底蕴?”

朱棣被朱瞻基这回答惊奇了一下,这还是他头一次听见这种答案。

“是的,爷爷,我觉得太仓很有底蕴!”朱瞻基点了下头,暂时压下了询问自家老爹的事情,开口道:“太仓有天下第一码头之称,各国使节前来朝贡,必然先到太仓,然后再至应天,天下粮仓更是少有能与太仓媲美者,每年经过太仓的漕粮运船,更是位居天下之首,人来人去,货来货往,如果操持得当,太仓必然可以成为仅此于应天的繁荣之地!”

朱瞻基这话倒是没有瞎说,主要是太仓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位置,在大明朝就很像把后世的魔都以及天津两地融合到一起差不多,对外这里是差不多唯一的通商口岸,同时也是朝贡的必经之路,离应天府也就两百多公里路。

可以说,太仓要人流有人流,要交通有交通,可以说只要有心,想不繁荣都难,甚至都不需要做别的,只要在太仓建个互市,对西洋各国直接开放通商,怕是立马就能成为大明最重要的城市。

朱棣闻言点了下头,对朱瞻基这话没有表示什么,而是继续问道:“那船队呢?你觉得下西洋的船队如何?”

“船队自然是很威武的!”

朱瞻基对船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开口道:“纵观西洋乃至欧罗巴各国,以船只而言,无论是数量,还是大小,无有能与我大明相提并论者,所以我大明的船队,可称的上一句海上无敌!”

“无敌吗………”

朱棣听见朱瞻基的话,就很满意了,脸上也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朱瞻基见朱棣心情变好,心中一动,立即就上前几步,走到朱棣的御案旁边,然后看了一眼一旁跪在地上的太子爹,然后压低了声音对朱棣问道:“那个爷爷,我爹他……这又是怎么了?那个……你看……他身体也不好,老这么跪着………”

“哼……”朱棣听到朱瞻基这么一问,脸上的表情立即又黑了下来,冷哼了一声,道:“你把你爹扶起来,你自己问问你爹想干什么?”

“哎……”朱瞻基心中虽然好奇,不过还是过去把自家老爹扶了起来。

被自家儿子扶起来,朱高炽脸上有些尴尬。

儿子回来他很高兴,毕竟儿子去了太仓为下西洋的船队送行,这几日东宫太子府就像是少了点什么,让他有些不自在。

只是让他忧郁的是,这回来的时候就不怎么对了。

被朱瞻基扶起来,朱高炽都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好开口了,只能有些僵硬的干笑道:“你回来了哈?”

“嗯!”朱瞻基只是点了下头,然后有些好奇的问道:“爹,爷爷说的什么事啊?”

“这个………”朱高炽被这么一问,顿时有些语塞。

御案后的朱棣闻言,直接拿起一个奏章就扔了过来,道:“什么这个那个的?你们在奏章里不是很能说吗?什么穷兵黩武,什么好战必亡,什么王道仁政,说的一套一套的,怎么?现在不好意思说了?”

朱棣说话的功夫,朱瞻基一脸好奇的把地上的奏章捡了起来,打开一看就发现这是一本自家老爹带头写的奏章,之所以说是带头,是因为这奏章的签名不仅有自家老爹,同时还有不少太子府的属官。

而内容也没写其他的东西,大概就是一群太子府的属官在太子朱高炽的带领下,然后讨论了一番,东扯西扯的就扯出了这么一个奏章,一共列举了大概十来条北伐的弊端。

嗯,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朱瞻基几乎瞬间就想到了今年四月份的时候,自家老爹被撤去监国职务时候的场景。

似乎那个时候,自家老爹就是反对北伐的急先锋吧?

只不过被撤去监国之后,自家老爹就很是安分了一段时间,每日里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干完,整日里不是练着太极,就是在欣赏太子府那群胡姬的舞姿,那可真是把“闲来无事,东宫听曲。”做到了极致。

对于户部哭穷的事情,更是没有丝毫参与的意思。

这现在眼看马上就要打仗了,自家这老爹又是哪股风没吹对?居然又掺和进这事儿了?

想到这,朱瞻基看自家老爹的眼神也就变得有些奇怪了起来。

他自然是知道自家老爹以及户部的夏原吉在内,所谓的反对北伐,不过就是故意喊出来的口号,真实目的就是想要问朱棣要钱。

只不过这事儿,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就是好说不好听的事情了。

朱高炽被朱瞻基看的心里有些尴尬,不过脸上表情却没有变化,只是依旧对御案后的朱棣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道:“这个……爹,户部现在是真没钱了啊,您想打仗,也得让天下休息一下啊,这今年秋天刚遭灾,很多地方都是颗粒无收的,老百姓也不容易啊。”

朱高炽一句话就直接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别说是朱棣了,朱瞻基都不好去反驳这话。

毕竟这话说的也句句都是属实,户部现在确实没钱,秋天遭灾同样也是事实,这点没法反驳。

不过朱瞻基这么一想,又感觉不对,开口对自家老爹问道:“不对啊,爹,这纪纲府邸不是刚被抄家吗?我没记错的话,光白银就有一千多万两啊?”

朱瞻基心中有所猜测,说这话的时候,还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棣。

他声音不小,朱棣显然也不可能没听见,脸上露出了几分不自然的表情。

“咳咳……”朱棣干咳一声,不等朱高炽回答朱瞻基的话,就看向朱瞻基开口问道:“太孙,我问你,你来说这北伐该不该打?”

朱瞻基:“???”

这话他怎么回答?

就不带这样玩的。

北伐不北伐是重点吗?

重点是银子好不好?

朱瞻基张了张嘴,感觉自己今天回来可能是没看黄历。

朱瞻基心里无语,朱棣则直接就开口道:“太孙,你可想好了再说,此事关乎国本,回答亦需慎重。”

“儿子,你放心大胆的说,说错了也没事,你爷爷也不会怪你的!”朱棣话落,朱高炽也在一旁暗戳戳的暗示开口。

朱瞻基:“………”

要不是眼前的两人,一个是自家亲爷爷,一个是自家亲爹没跑了,他非得有句国粹好好和两人说道说道了!

不过虽然国粹不能讲,不过朱瞻基也不是没有办法,看了一眼朱棣,然后又看了一眼朱高炽,直接就道:“那个,爷爷,还有爹,我觉得把,这北伐肯定是得北伐的!”

“儿子,你……”

朱高炽脸色一急,刚想说什么,就被脸上浮现笑容的朱棣打断道:“太子,听太孙说!”

“咳咳……”朱

瞻基不慌不忙的咳嗽一声,没理会自己老爹那不断使眼色的样子,再次道:“不过,爷爷,我爹说的也对!”

“嗯?”

这下是朱棣变了脸色,朱高炽脸上隐隐浮现喜色。

而下一刻,朱瞻基话语就是再次一转道:“所以,我这里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爷爷,爹,您们要不要听听?”

“两全其美的办法?”

朱棣和朱高炽几乎同时皱起眉头,还是朱棣先开口问道:“你说说,你这个两全其美,是个什么样的两全其美?”

“很简单的!”朱瞻基笑着就道:“那就是这次北伐,爷爷您就留在应天府好了,北伐的事情交给我就成,我也不用带三大营,就带着我的亲卫军去,总共也就五千人,对朝廷来说,也没什么压力,这样子一来,不仅可以花不了多少钱粮,也可以把瓦剌教训一顿。”

朱瞻基说着,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道:“爷爷,爹,你们说这办法是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胡闹!”

“胡言乱语!”

朱瞻基话语刚落,几乎同时两道呵斥就响了起来。

朱棣瞪了一眼和他抢台词的朱高炽,然后黑着脸看向朱瞻基,道:“这就是你所谓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对啊,爷爷!”朱瞻基笑道:“这不就是两全其美吗?您看瓦剌也教训了,北伐也打了,朝廷也不用花什么钱,您和我爹也不用为北不北伐再争论了,这不是两全其美是什么?”

“看把你个小王八蛋美的?还两全其美?算盘珠子都打到你爷爷我脸上来了!”朱棣翻了翻眼皮,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朱瞻基道:“还想代替我北伐?你还早着呢!看把你美得?你怎么不直接开口把我从这龙椅上拉下来,干脆这皇帝也你来坐得了!”

“那不行!”朱瞻基闻言立即就摇头道:“我之前问过了,龙椅没垫子硬的很,坐着膈屁股,不舒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