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你便杀了我!”孙若微脸上露出几分冷笑,道:“你看我皱不皱一下眉头?”
“侯显!”朱瞻基懒得再看孙若微,随手将手里的茶杯扔下,一边转身向步辇走去,一边喊了一声。
“殿下!”侯显闻声,立即上前一步。
朱瞻基看了他一眼,冷声开口道:“让你的人把她给我送进诏狱,她是我爷爷点名要见的人,明天我会带她去,我相信你应该知道怎么办!”
话落,不等侯显回话,朱瞻基直接对着几个抬轿的力士一挥手,步辇起步,径直便向皇宫方向而去,至于孙若微,朱瞻基却是看也未曾再看上一眼。
“你们留下来看着,其他人负责护卫!”步辇起步,赵黑狗看了一眼侯显,然后安排了几个亲卫负责看护孙若微。
对于侯显暗地里的身份,赵黑狗其实多少知道一些的,知道不用留下多少人,这位有些神秘的公公自然能让孙姑娘出不了差错。
另一边,朱瞻基回到皇宫,屁股都还没坐热,就见一个小太监慌急慌忙的跑了进来。
这小太监是负责平日里传递消息的,毕竟乾清宫很大,不是什么喊一句话,就能立即把消息传递出去的,一般有什么人求见,都是需要先让人禀告,然后传话,再由皇帝或者监国决定见与不见。
此时就像眼前的这个小太监,表示进来汇报消息的,本来按照规矩,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流程,那就是汇报消息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接汇报,而是先向皇帝或者监国身边伺候的太监汇报。
因为在乾清宫,皇帝一般都会有许多政务需要处理,所以贸然禀告,不仅会打扰,同时若是一些不重要的人也向皇帝禀告,无疑会浪费许多时间。
所以这个时候,皇帝和监国身边太监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小太监会向这个太监悄悄汇报一遍消息,然后再由这个太监对汇报得消息进行判断,看看消息是否重要,若是重要,又是否值得打断皇帝处理政务。
只是和以往不同今天的侯显被朱瞻基直接打发去了处理孙若微的事情,因此小太监进来第一时间找了一圈愣是没有发现侯显的身影,正当他有些迟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直接汇报的时候,朱瞻基也恰好处理完一份政务。
抬起头,看向小太监,随意将刚刚处理好的奏章放在一旁,直接开口道:“什么事?”
“回殿下!”小太监听见朱瞻基开口,也顾不得规矩不规矩了,连忙行了一礼,恭敬道:“赵王殿下在外面求见,说是有要事需要和殿下您商议!”
“赵王?我三叔?”朱瞻基本来不怎么在意的表情,听到小太监说到朱高燧的时候,立即微微一愣,有些意外。
自从北伐结束后,朱瞻基其实已经有许久都会没有见过自家这位三叔了。
就算是听到的一些消息,也是朱高燧整日里就自己呆在赵王府里,不是看书,就是饮茶,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对此,朱瞻基倒是没有太过理会什么的,对于自家这个三叔,朱瞻基其实还是有些欣赏的。
至少在自知之明这件事情上,这位三叔多少都是能把自己掂量清楚的。
最近这段时间,更是和朱高煦划分的干净,不管是朱高煦刺杀的事情也好,还是之前的事情,就朱瞻基得来的消息,朱高燧都是没有参与的。
所以对于朱高燧突然来见自己,朱瞻基自然也是有些意外的。
不过心里虽然意外,但是朱瞻基倒是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对着小太监点了点头就道:“去带他进来吧!”
“是,殿下!”小太监闻言,立即领命退下。
不多时,朱高燧的身影便在小太监带领下走了进来。
不等朱瞻基开口,朱高燧便突然率先一礼,道:
“臣朱高燧见过监国太孙!”
“不是………三叔,你这是做什么?”
朱瞻基被朱高燧的这个礼给拜的一愣,反应过来后,也是立马起身,走到了朱高燧身边,将朱高燧扶了起来。
在这个万事都讲究孝道,把孝字放到第一位的时代,朱瞻基哪怕就是面对不怎么对付的朱高煦的时候,都会尽可能维持一种表面的尊敬,更不要说是朱高燧了。
朱瞻基几乎可以想象的到,今天自己要是真的受了这个礼,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了,估计第二天弹劾他的奏章就得直接递到城南的别院去了。
“三叔,来,坐!”朱瞻基一边扶住朱高燧,一边又对一旁的阿福看了一眼道:“去给我三叔准备好座椅,另外加个软垫,还有茶水也端上来。”
阿福闻言点头,立即准备,先是一把加了软垫的座椅,接着又是一杯热气腾腾的热茶。
朱瞻基将朱高燧按着在座位上坐下,然后这才再次开口道:“三叔,来,喝茶,这可是爷爷收藏起来的好茶,据说乃是休宁县松萝山的松萝茶!”
朱瞻基说着话,指了指茶杯。
朱瞻基倒是没有哄骗朱高燧,这些松萝茶也确实是朱棣的私藏了。
松萝茶说起来,其实并不比龙井之类差什么的了,同样也是这个时代的五大名茶。
松萝茶色如梨花,香如豆蕊,饮如嚼雪。种愈佳则色愈白,经宿不留茶痕。
徽郡本来是没有什么名茶的,是苏州虎丘寺僧大方游至松萝山,采附近诸山之茶焙制,这才有了松萝茶。
只不过这茶产量太少,名气又太大,因此伪品很多,真正的正品更是极少,朱瞻基自己倒是能够通过商会那边弄到,不过自从知道自家爷爷每年都会收藏一些自己喝之后,朱瞻基就把目光盯到自家爷爷身上,毕竟白嫖的自然比自己花钱买来的喝的更香不是?
“太孙客气了!”朱高燧倒是没有客气,一边满脸笑容的接过朱瞻基递过来茶杯,一边笑道:“我虽然是太孙的三叔,但是太孙现在毕竟是监国,那么你便是君,我便是臣,臣见君自然也是需要行礼的!”
“三叔,你这话当侄子的就不爱听了,咱们一家谁跟谁啊?哪能有叔叔给侄儿行礼的?这要是让我爹看见了,非得骂死我不可!”朱瞻基嘴上说完,也不回到御案后面去坐,而是同样也让阿福搬来一把椅子,就那么坐到了朱高燧的对面。
朱高燧见状,脸上露出笑容,也不再说话,只是默默的开始喝起了茶。
朱瞻基见此,眉头微挑,顿了一下,对着一旁的阿福一招手,道:“阿福,让人都退出去吧!”
“殿下………”阿福闻言一愣,看了一眼朱高燧,随即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对着朱瞻基一点头,然后立即出声对着殿内的人开始招呼起来。
大殿内,其实人也不多,主要都是一些太监宫女,以及还有负责护卫的禁卫。
阿福一招呼,很快大殿内的宫女太监也全部立即退了下去。
等到最后一个太监离开,阿福也立即倒退着走到大殿门口,并且同时将大殿门口关上。
朱瞻基见此,这才看向还在端着茶杯的朱高燧,然后开口道:“三叔,现在人已经全部赶出去了,您这有什么事儿的话,可以直接说了吧?您这样我都担心您是不是碰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
“咳……”上一刻还在品着茶的朱高燧直接就被朱瞻基一句话给呛住了,“咳”了一声这才缓过了气。
转头看了看四周,确定周围已经没了外人,朱高燧脸上的表情这才一缓,随即将手里的茶杯放在了一旁,啧啧了两声才道:“大侄子,三叔我这也就托你的福,才能喝上老爷子的好茶了。”
朱瞻基:“………”
随意的看了一眼一旁并没有被喝上多少茶水的茶杯,朱瞻基懒得戳破。
自家爷爷藏的茶是好茶没错,但是要说自家这位三叔喝不到,那自然也是扯淡。
毕竟不管怎么说,朱高燧那也是皇帝的儿子,还是皇帝最小的那个儿子,虽然能力在三个儿子里面,极比不上身为太子的朱高炽,也比不上老二朱高煦,甚至相比前两者,更是颇有些小透明的意思。
但是也不是说,朱高燧真就一无是处了,否则北伐的时候,朱棣带上了朱高煦,也不必还要说把朱高燧带上了。
所以自然,以朱高燧的身份,想要朱棣一些赏赐什么的自然也是不难的。
“三叔既然喜欢的话,回去的时候,我让人给你准备一些,带回去喝就是了!”见朱高燧依旧不说明来意,朱瞻基也随口应付。
“这个就不用了。”朱高燧闻言,脸上干笑一声,他又不是真喝不起什么好茶,来见朱瞻基更不是什么真的就为了这么一口茶,只是习惯了,随口一提罢了。
一边摆了下手,朱高燧微微沉默,见朱瞻基不说话,他这才略微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其实我这次来见大侄子你,是想要来给大侄子你辞行的!”
“辞行?”朱瞻基听到这话有些意外,忍不住问道:“三叔这是打算要说离开应天府?”
话落,朱瞻基脸上又有着疑惑补充道:“可是哟最近没有听说爷爷给你们分派什么事情啊?这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要离开了?”
朱瞻基这次是真的有些疑惑了,他看的出来,朱高燧说的离开,并没有瞎说,但是同样,朱瞻基也并没有听自家爷爷说什么安排这位三叔做什么事情,所以自然就疑惑了。
“是这样的!”见朱瞻基一脸疑惑,朱高燧微微一叹,然后解释道:“前段时间你爷爷让你二叔去就藩的事情,你应该知道的吧?”
“三叔说的是,北伐结束的时候?”朱瞻基微微想了想,脑子里依稀有了那么一些记忆,他的确记得似乎是有这么一回事。
是北伐结束后,自家爷爷提出来的,只不过后来朱高煦不知道怎么闹的,再加上自家老爹那边一说和,这件事情后来就没了下文。
朱瞻基之所以记忆不深,倒不是例子不好什么的,而是这种事情以往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朱棣其实不止一次提议过让朱高煦去就藩,但是每次朱高煦一闹腾,再加上朱高炽求求情,总是会不了了之。
甚至之前还有好几次,朱高煦已经前去了就藩,但是只要每次往朱高炽那一诉苦,然后说说什么藩王苦,藩王累,当了藩王瘦了多少多少斤后,朱高炽就会立即想办法把这位二弟给弄回来。
所以朱瞻基早就已经对于让朱高煦就藩的事情,不怎么在意了,除非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朱高煦彻底对皇位死心,否则与其想着怎么让朱高煦去就藩,还不如想着怎么让自家爷爷直接关其禁闭来的实在。
只是,朱瞻基怎么也没想明白,自家爷爷让自家二叔去就藩,怎么又和朱高燧牵扯上了?
难不成又是王老吉和加多宝打架,却把和其正干下去了?
“嗯!”朱高燧不知道朱瞻基在想什么,听了朱瞻基的话,只是点了点头道:“你爷爷不止让你二叔去就藩,同时也让我去就藩,你二叔不愿意,放以前,我也可能一样不会同意,但是现在嘛……”
朱高燧脸上露出几分自嘲的笑容,然后道:“有些事情,大侄子你比三叔我看的更明白,老二只是被老爷子给忽悠瘸了,还在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聪明人都看的出来,老爷子从始至终,其实从来都没有想过让老二上位的事情,从一开始,我和老二都只不过是老爷子拿来和你爹较量的棋子罢了,老爷子忌惮你爹,同时又认可你爹,所以他想让我和老二来托你爹的后腿,结果你也是知道的。”
朱高燧说着,脸上微微有些感慨,然后摇摇头道:“现在我已经算是彻底的看开了,老二靠不住,我自己也没有那个命,与其跟着老二到时候说不定把自己命都搭进去,我还不如一早干脆就把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放弃掉,安心的听老爷子的安排,然后让老爷子给我封个富裕点的地方,安心的当个混吃等死的藩王,那也比呆在应天要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