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255章 手套和毛衣!!!

院子外,通报消息的人已经进去,趁着这个时间,长孙义小心翼翼的将不小心落在肩头的些许雪花拍落,然后又从衣袖里取出一面镜子,仔细的整理了一下仪容,确定不会有什么失礼的地方之后,长孙义便恭敬的矗立在门外,等候召唤。

只不过他想象中的召唤没等来,因为朱瞻基亲自迎接了出来。

顺天府很冷,加上北方的冬天风也很大,一般没什么事情,是很少人会选择外出的。

哪怕是像朱瞻基这样的身份,更多的时候也会待在屋内,除了屋内不会有风吹外,几个大火炉一围,温度比起室外不知道要暖和多少,自然不会跑到屋外去找罪受。

而一般在室内,温度比起室外更好,所以朱瞻基穿的衣服也会少一些,只有外出的时候,会临时增加一两件。

不过此刻朱瞻基明显出来的很急,外套并没有来得及穿上,就已经迎了出来。

等朱瞻基出现在长孙义面前的时候,身后伺候的太监才慌忙的拿着外套追了出来,长孙义心中感动,双眼也不禁泛红。

又看到殿下了!

殿下已经束发,不仅个子更高了,长相也更加英武了,身上隐约间已经有了几分当年那位的燕王殿下的威严。

朱瞻基来的快,身后的太监紧赶慢赶,才追上朱瞻基的步伐,将外套给系在朱瞻基身上后,才松了口气。

长孙义也迎了上去,不过不等长孙义开口行礼,朱瞻基已经先一步一把将长孙义扶起,温和道:“这些年你也辛苦了,不必多礼!”

“殿下………”

长孙义张了张嘴,眼眶有些发酸,他也不顾朱瞻基阻拦,直接跪了下去,叩首便大声道:“属下长孙义拜见殿下!”

长孙义并非一人前来,跟在他身边的还有另外两人,也是立即叩首行大礼参拜。

朱瞻基没阻止住,只能一边将长孙义扶起,然后一边又让身边的人将长孙义带来的两人扶起,这才开口道:“你们不必行如此大礼的,我很早之前就和你们说过,你们是有大功的!”

等到将几人扶起,朱瞻基又打量了一眼长孙义带来的两人,然后笑着问道:“长孙义,这两位应该就是令郎,长孙尚文和长孙尚武两兄弟了吧?”

“殿下,他们正是犬子!”长孙义恭敬道。

“什么犬子不犬子的,这话太难听!”朱瞻基摇摇头,笑道:“我还记得当年我特意给进入商会的新人出过一道题目,是一个姓李的书生去张某店铺中购买一件成本一百文,售价一百二十文的商品,然后付钱的时候拿出了一两银子,张某找零给了李姓读书人八百八十文,但是事后,张某却发现李姓读书人的银子是假的,我问商会的人,张某亏损了多少银子?”

朱瞻基说到这然后看向长孙义笑道:“我记得清楚,当年商会一共有二十个新人,其中还有五个读书人,不过这些人的答案都是张某亏损了九百八十文,但是只有尚文和尚武两人的回答是一千文,我还问了他们为什么?”

“属下记得当时犬……嗯……尚文尚武的回答是,因为那二十文原本便是属于张某的利润。”长孙义同样也是回忆起了一些,开口道。

话落,他心中不仅感慨,殿下说的这些事情,都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但是长孙义没想到殿下居然还记得如此清楚?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朱瞻基笑笑然后开口道:“这顺天府的天气太冷了,走,有什么事情,跟我进去再谈,里面暖和!”

朱瞻基说着话,带着长孙义进了屋子里,屋子里确实暖和,七八个专用的暖炉烧的通红,烧的都是最为昂贵的银碳,不仅没有丝毫烟雾,反而会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带着几人在房间里的一个大暖炉前坐下,朱瞻基让人一边去准备茶水,一边开口问起了正事道:“目前的话,在北方商会一共有多少人马了?”

“回殿下!”被问起正事,长孙义神色也认真起来,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本早就准备好的账本,递到了朱瞻基面前,一边开口道:“这是这些年商会在北方的账册汇总,其中不仅记录了商会在北方建立以来的所有的收入和支出,也对商会在北方的人马,物资都有详细的记录。”

“其中北方商会的成员目前一共已经扩增为一千四百七十二人,另外各类骡马等也有三千多匹,除此之外,因为之前殿下让人通知了北伐的事情,商会这边也是早早就开始准备,目前已经筹集的粮草便有二十万石,不过因为冬天来临,道路不便,最近粮草运送比较困难,等到开春后,天气回暖,预计还可以再次运送来十万石左右的粮食!”

“另外的话,还有其他的………”

长孙义还要继续汇报,不过朱瞻基则直接抬手将其打断道:“其他的先不用汇报了,等之后我自己看看这本账册就行!”

朱瞻基说着将手里的账册合上,然后在一旁放好,笑道:“你们在北边做的很不错,原本我还担心南边因为我提供的那些东西,会导致北边这边和南边造成太大的差距,不过现在看来的我的担心是有些多余了!”

朱瞻基是真的很满意,不说别的,就说商会在北方的人马,一千四百多人,再加上三千多各类骡马,这比起他亲卫军的后勤人数都要多了!

而且还提前筹集了二十万石粮食,如果再加上开春后还能运来十万石粮食,那么就是三十万石粮食。

三十万石粮食,这个数字就有些恐怖了,要知道大明这次北伐差不多从应天府调来的三大营十来万人,加上各地的边军,预计总共三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大军,筹备的粮草这些加起来也就是这个数了。

三十万石粮食,完全已经足够三十万大军吃上小半年了,这还是军队打仗的时候,如果不是打仗,就算是吃上大半年都没问题了。

“没有辜负殿下的期望,是属下的荣幸!”长孙义笑道。

“嗯,不用那么客套,功劳就是功劳!”朱瞻基摆摆手,随即看了一眼一旁的长孙尚文和长孙尚武两兄弟,开口道:“这次北伐结束,我欲在应天府建立五所高级皇家学院,这件事你也应该已经知晓,其中政法学院的学生将来是必定会投入朝廷,或是为政一方,或是于朝堂之上挥斥方遒,而军事学院的学生将来更多的也会投入军中,或是封候拜将,或是建功立业。”

朱瞻基指了指一旁,听到他话后,脸色隐隐有些激动的长孙尚文和长孙尚武,然后笑着看向长孙义道:“我见你与尚文和尚武取的名字,便不难看出来,你应当便是希望他俩一文一武发展,之后学院建成后,你便可以安排两兄弟去这两所学院就读,等到他们从学院毕业,尚文我可以亲自安排他从我的太孙府属官做起,而尚武这边也可以加入我的亲卫军。”

“多……多谢殿下厚爱!”长孙义如何听不出朱瞻基话里的意思,他脸上同样是难掩激动。

自家两个儿子,如果一开始便直接从眼前太孙殿下的太孙府属官以及亲卫军做起,那么将来等到殿下登基以后,那么自己两个儿子便可以称的上真正的从龙之臣了,将来的前途绝对可以说的上是一片坦途也不为过。

长孙尚文和长孙尚武同样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同样立即激动的恭声道谢。

朱瞻基笑笑,开口道:“不必道谢,这也是你们应得的,我爷爷虽然不许你再入仕途,但是他们俩却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我话也说在前面,去了学院之后,你们二人也得好好学习,学院并非是进去了之后,就能如何,学院每年都是有相对的毕业考核,若是考核没有通过,轻则不予毕业,重则也是会开除学籍的,到时候可别怪我无情!”

前半句是对长孙义所说,后半句则是对长孙义两个儿子的嘱咐,他这话也没开玩笑,而是说的也是事实。

将来的几所高级学院,都是会有毕业考核这个要求,如果不过关,不仅不能毕业,同时也会收回学院学生的身份。

对于朱瞻基的叮嘱,长孙义三人自然是没有意见的,毕竟这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天大的机缘了,否则就以他们“建文余孽”的背景,哪怕就是背后站着朱瞻基,想要科举出仕,也是基本不太可能。

朱瞻基叮嘱了几句,然后转移回了话题,继续谈起了正事道:“我之前让人给你下达的那些命令,让你建造水泥作坊这些,你这边准备的如何?”

长孙义也压下激动的情绪,恭敬回答道:“殿下,目前水泥作坊,属下已经让人建造了三十余座,其中顺天有十座水泥作坊,山西大同也有七座,另外十三座则全部建在陕西西安府,目前各地汇报来数据,各地储存的水泥加起来共计有一百万石左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