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396章 内阁!!!

五六千万两银子,搁以前大明一年的赋税也才两千多万两,换句话来说,就算是把整个朝廷的赋税都花进去,那最少也得整个大明三年内不花掉一分钱才成。

夏原吉的担忧朱瞻基自然不难理解,不过修建水泥路,朱瞻基其实本身的目的就不是什么盈利不盈利的。

毕竟身为大明的皇太孙,未来大明接班人,嗯……成祖家三代目,未来整个大明都将会是朱瞻基的,说实话,这一刻朱瞻基一点也不凡尔赛的来说,他其实已经过了对钱还感兴趣的那个时期。

当然这和皇家商会的盈利能力,也是不无关系。

看着一脸纠结的夏原吉,朱瞻基也没和夏原吉扯这些东西,而是直接就道:“这里面的花费的费用你不用担心,到时候全部由商会承担就成,至于户部的分成,依旧是刚刚说好的两成,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夏原吉:“………”

虽然这会儿他心里的确还有些问题,不过已经都是一些小问题了。

因为朱瞻基已经说的很明白,这钱既然全部都由朱瞻基的商会所出,那么户部自然只需要做好站台的事情就好了。

不用投入户部的钱,只需要依仗着自己的影响力,推进这件事情的进行,就能拿到两成的利润,这几乎可以说的上白得的了,夏原吉自然是没有问题了。

只不过他心里其实也同时更加好奇了一些,眼前的这位太孙殿下的真实目的。

毕竟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如果眼前这位太孙殿下不是有把这些钱赚回来的办法,那么只能说是所图只会比这五六千万两银子要大的更多才是了。

不过这会儿,夏原吉自然也不好问的太明确,只能点了点头恭敬的道:“回殿下的话,臣已经没有问题了!”

“嗯……”朱瞻基轻“嗯”了一声,道:“既然你已经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你明天就把修路的奏章递上来,到时候我会通知商会那边,具体的把修路的规划也给弄出来。”

“是!”夏原吉闻言点头。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随即端起侯显刚刚换好的话新茶,不咸不淡的问道:“夏户部还有其他事情吗?”

“………”夏原吉愣了下,看见朱瞻基的动作,自然是明白眼前这位太孙殿下这是在端茶送客了,心里无奈的苦笑了一下,随即立即行礼道:“殿下,臣这便告退了!”

“嗯!”朱瞻基点了下头。

等到夏原吉离开,朱瞻基又将夏原吉刚刚送上来的奏章看了一遍。

等到把几个关键的数字记在了心里后,这才放下奏章,简单的活动了一下脖子。

看了一大早上的奏章,说实话,哪怕就是铁打的身子,多少也有些酸硬了。

一旁的侯显见状,立即小声恭敬道:“殿下,是否需要奴婢给您按按肩?”

朱瞻基点了下头,侯显见状这才走到朱瞻基身后,双手力道先是十分适中的尝试揉捏两下,然后问道:“殿下,这力度如何?”

“还行,可以再用力一些!”朱瞻基闻言点了下头,然后看了一眼默默加大力度的侯显满意的道:“你平日里没少给我爷爷按吧?这手法比起我那商城得按摩技师都不差了。”

朱瞻基倒没故意称赞,的确是侯显的技术明显就是经过专门的训练,只是按了一小会儿,朱瞻基元本有些软硬的肩膀就有了舒缓的感觉。

“殿下谬赞了!”侯显听到朱瞻基的话明显很开心,笑着道:“奴婢虽然一直呆在宫里,但是也是听说过殿下商城三楼那个足浴会所的地方,据说进去过里面的人,就没有一个不是飘着走出来的,里面的那些技师,更不是奴婢这种随便学了一些的人就能比得上的,听说就连许多朝中的大臣,平日里忙完了公务,都不忘进去享受一翻。”

“怎么?你也想进去试试?”朱瞻基听到侯显的话,忍不住笑着看向侯显问道。

“殿下说笑了!”侯显有点哭笑不得,道:“奴婢去了,可享受不得那些技师的伺候。”

上次商城三楼那个足浴会所还没有正式开业得时候,朱瞻基曾邀请过朱高煦和朱高燧一道去试了试,后来因为“鸿门宴”的缘故,还把朱棣和朱高炽也引了过来。

当时侯显也是有跟在一起的,所以侯显自然也是知道那个足浴会所里面究竟是个什么样。

虽然根据他得来的消息,那会所里面也并没有像是卖身什么的事情,但是就那些会所里面的技师,那一身特殊的服装,仅仅是看看,就已经不知道能让多少为之销魂了。

就连皇帝为此都暗中不止一次让他去商城买了许多的那什么黑丝,蕾丝什么的。

下面已经拿来咏志的他,可不想一把老骨头了,到时候还得跑南院去找那些老嬷嬷干什么磨豆腐什么的事情。

朱瞻基自然也就是随口打趣一下,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侯显的技术的确不差,再加上朱瞻基也确实有些疲惫,不知不觉间就已经靠在了椅子上睡了过去。

朱瞻基是在侯显的呼喊声中醒来的。

随手拿下身上披着得薄毯,朱瞻基扭了扭十分轻松舒适的脖子,然后看向旁边侯显随口问道:“已经什么时间了?”

“回殿下!”看到朱瞻基醒过来,侯显立即道:“已经快要到未时了,御膳房那边已经给殿下准备好了午膳,殿下用过午膳后,下午需要去一趟文渊阁,也好熟悉一下以后处理政务的流程。”

文渊阁,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内阁了,内阁的建立其实已经很久,准确的来说,内阁的成立其实从洪武年间就已经有了雏形。

最开始老朱头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的制度,将中书省的权利归于六部,中书省仅仅只剩下一个中书舍人,然后又设置了四辅官,负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只不过后来老朱头可能还是觉得四辅官权利过大,所以又将四辅官以及中书舍人这些官职再次撤销。

然后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再加上随后增加的文华殿大学士,这也就是内阁的雏形了。

不过和四辅官不同的是,这几位大学士的职责这个时候其实只能算是顾问。

而一直到建文四年,也就是朱棣将建文推翻,自己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正式将其称为内阁。

当然,这个时候的内阁其实权利其实依旧算不得太大,甚至实际上所谓的内阁都还算不上权利机构,只能依旧说是顾问得性质,差不多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只不过征北大将军嘛,知道的都知道,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准备北伐,或者是已经前往北伐的路上。

虽然朝廷名义上是太子监国,但是秘书这个职位,知道的都知道。

“二号首长!!!”

皇帝不在,身为皇帝秘书的权利其实也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目前内阁名义上依旧还是挂着“顾问”的身份,但是实际上,权利早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一些各部的奏章有时候甚至都会直接送到内阁这边,然后由内阁草拟出意见,皇帝在的时候,这些写好的意见就会呈给皇帝阅览,决策,皇帝不在就是监国。

朱瞻基这会儿作为监国,自然也需要对这些流程也有一个基本的接触。

吃过午膳,朱瞻基便直接就前往了文渊阁。

文渊阁本身只是一栋藏书楼,朱瞻基以前也是来过几次,不过那个时候也只是看看书什么的。

这会儿还没走进去,就已经听到了里面传来一阵争吵的声音。

不过因为隔着太远,朱瞻基第一时间也听的不是太清楚,只是隐约听见了几个什么“使者”之类的词汇。

正想还在听一会儿的时候,不过就已经有在阁楼外值守的人员看见,显然文渊阁这边也是知道朱瞻基要来的事情,看到朱瞻基,很快就有人惊动了阁楼里面正在争辩的几人。

原本争吵的声音也是很快就安静了下来,没等朱瞻基说什么,就见几个文官在杨荣,杨浦,杨士奇的带领下迎了出来:

“臣等参见太孙殿下!”

“免礼!”朱瞻基见状,点了下头,示意众人免礼后,这才看向一众人里面为首的杨荣笑道:“我之前远远的就听见你们再争论什么使者什么的?”

此时的三杨显然还没有后来三杨的名气的,准确的来说,此时三杨虽然都已经在内阁当差,但是实际上,真正被封为大学士的也仅仅只有杨荣一人。

作为后来三杨之首的杨士奇,此时其实还仅仅只是一个从五品的翰林侍讲,当然一般人也肯定不会因此就小看了这位侍讲也就是了。

毕竟之前这位在太子之位不稳的时候,即使是被诬陷都关进诏狱了,但是依旧还在上疏力保朱高炽这位太子,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知道,一但等到将来太子登基,这位现在小小的侍讲,届时必然就会如同李白诗中描绘的大鹏一样,一起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而三杨最后的一人,杨浦,此时则是和杨士奇差不多的待遇,之前也曾被关押到了诏狱,不过和杨士奇在诏狱里上疏依旧力保朱高炽不同,杨浦则是选择了在诏狱里读书,此时也只是做到了太子冼马这个从五品的官职,不过倒也同样是入了阁。

所以说,现在三杨里面混的最好的反倒是后面要稍稍排在杨士奇后面的杨荣,因为之前靖难,杨荣作为第一批迎接朱棣进应天的文官,因此也是向来被朱棣所看重。

“回殿下!”听见朱瞻基的话,杨荣一边引着朱瞻基进入阁楼,一边恭敬的开口道:“之前臣等是在争议朝鲜使者一事。”

说到这,杨荣微微一顿,不动声色得看了一眼脸上表情毫无变化的朱瞻基,然后才继续道:“陛下之前曾提议派出使者前往朝鲜质问朝鲜王,今天一早也不知怎的,此事居然传到了朝鲜留下来的几个使臣耳朵里,这不一大早就想要面见陛下告罪,臣等几人正在为此事商议。”

杨荣声音不算大,恰到好处的可以让周围的人都能听的清楚。

朱瞻基闻言也只是点了点头,然后随口便问道:“那你们商议已经有结果了吗?”

两人说话的功夫,已经进了阁楼内,早有阁楼内的侍从见到朱瞻基到来后,立即就准备好了茶水,朱瞻基随意的坐在了大堂的主位上,杨荣杨士奇杨溥几人朱瞻基示意下依次落座。

等到朱瞻基喝了一口茶,杨荣这才和其他几人对视了一眼,然后拱手道:“殿下恕罪,朝鲜向来便是中原王朝之属国,太祖皇帝当年更是将其国列为不征之国,这些年朝鲜王对于我朝亦是极为恭顺,贸然派出使者问责,臣等认为或许有些失了稳妥,故此臣等觉得或许可以先见见这些朝鲜的使者,再做决定………”

朱瞻基没有立即说话,对于杨荣的回答并不怎么意外,毕竟自家老爹先前对此事的态度就放在哪儿,杨荣虽然算是三杨里面唯一一个不算是太子党的人,但是行事上,其实也是亲近太子一党的。

可以说,自家老爹的态度,其实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可以说是每个的态度了。

朱瞻基看了一眼排在杨荣后面的杨士奇和杨溥,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就已经急匆匆的从阁楼外面跑了进来。

朱瞻基刚准备出口的话见状也是咽了回去,然后看了一眼已经走过去交接的侯显。

“殿下。”侯显和小太监说了几句,也不去看坐在下面的杨荣等人,恭敬的走到朱瞻基身边小声道:“刚刚宫外传来消息,说是有人敲了登闻鼓!”

“嗯?”听到侯显的话,朱瞻基先是下意识一愣,随即突然想到了什么,眉头微皱,看向侯显问道:“是昨天的事情?”

侯显显然也是明白朱瞻基的意思,见状立即点了点头道:“殿下猜的不错,敲登闻鼓的正是那位孙姑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