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397章 太子,太孙,重太孙!!!

小太监进来的动静一众内阁的阁臣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看见朱瞻基眉头皱起,一众人也是面面相觑,不过因为不知道缘由,倒也没人率先开口询问,只不过倒是都静静的看向朱瞻基,默默等待朱瞻基处理。

“行了,这件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之后大家都会知道,侯显你把这件事情和几位阁臣也一起说说。”朱瞻基感觉到有人看自己,抬头对上几位内阁阁臣的目光,随即对一旁的侯显直接道。

侯显见状点了下头,退后几步这才看向一众内阁阁臣道:“刚刚午门传来消息,有一位姓孙的姑娘敲响了登闻鼓,状告汉王殿下纵容亲兵劫掠地方,强抢民女,威逼地方官吏,致使这位孙姑娘的父亲,邹平县的主薄孙忠家破人亡,故此,这位孙姑娘敲响了登闻鼓。”

“………”侯显话落,一众内阁阁臣脸色纷纷一变,一时间忍不住有些再次面面相觑。

说实话,对于有人敲登闻鼓要状告汉王,谢谢内阁的阁臣其实是丝毫也不意外的。

因为这件事情其实以前也发生过,汉王跋扈,这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以前就已经不止一次有人状告汉王纵兵劫掠前来应天行商的商队,甚至还有状告汉王圈养死士,私藏兵甲等事情。

这种事情,如果换一个朝代,说不定这位汉王殿下即使坟头草还没长起来,也至少是个幽禁亦或者是直接赶去封地的下场了。

但是这事儿偏偏就放在了大明朝,皇帝心里偏爱这个儿子,偏偏作为大哥的太子同样对这个弟弟也是处处迁就。

甚至数次有人状告汉王的事情,就是太子亲自把这件事情给压下去的,不仅如此,皇帝想要把汉王打发去封地,这位汉王殿下装装可怜,诉诉苦,太子转头就会亲自去找皇帝给汉王说一堆好话。

而也就是这般,状告汉王的人始终没有人能够成功,事后也往往会被汉王记恨,因为这件事情,甚至不少的监察御史之类的清廉官员,在事后被汉王清算。

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运气好的,可能会被太子保下来,但是也绝对少不了在诏狱里面走上一趟。

也是如此,类似的事情经历的多了,就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招惹上汉王了。

而作为内阁的阁臣,特别是三杨几人,一些本就是东宫太子府的属臣,妥妥的太子党,剩下一部分也大多是亲近太子的人,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也是十分清楚。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人才更加面面相觑。

和其他人不同,他们其实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些眼前这位太孙殿下和汉王殿下的关系的。

和汉王与太子不同,这位太孙殿下可是并不怎么待见这位汉王的,现在又恰好是在眼前这位太孙殿下监国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一众内阁的阁臣自然第一想法就是想要搞清楚这位太孙殿下对于此事的态度,如此也好在接下来做出选择。

朱瞻基虽然不知道这几人的具体想法,不过多少也能猜到一些,略微沉默后这才开口道:“此事其实昨日我就已经接到了这位孙姑娘的状纸,不过我已经将状纸让人转交给了皇上,可能是这位孙……嗯……孙姑娘有些等不急了,故此又敲了登闻鼓。”

朱瞻基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下,坐在下面的几人对视一眼,眼中若有所思,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杨荣站了起来躬身问道:“殿下,敢问殿下可是之前就识得这位……孙姑娘?”

几位内阁的阁臣一个个的自然不傻,之前侯显提到这位孙姑娘的时候,称呼很明显就有问题。

一般来说,其实称之为孙姓民妇民女都要更加合适,但是偏偏这位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用的确实“孙姑娘”这个称呼?

这个称呼多少都带着那么一些尊重或是看重的意思在里面,要说仅仅是凭着这位孙姑娘背后那个什么一县主薄的父亲,肯定是做不到。

此时再听到这位太孙殿下提起这位孙姑娘之前是先找到这位太孙殿下申的冤,一众内阁的阁臣自然就不得不多想了。

毕竟不说一个普通的县薄之女,是如何见到这位太孙殿下的,就说这位太孙殿下监国的事情虽然早就已经定下了,但是监国之事其实也是从今天才算是正式开始的,这位孙姑娘无论如何似乎也不应该求到这位太孙殿下身上去才是?

“………”朱瞻基听到杨荣的话,也是有些无语,这些内阁的阁臣不傻,他自然也不傻,杨荣话里的意思,他又不难理解。

很显然这就是在问他和孙若微的关系,孙若微状告朱高煦,朱高煦是朱瞻基的二叔,如果抛开朱瞻基和朱高煦之间的态度,那么其实朱瞻基最好的做法,就是对此事不予理会。

毕竟朱高煦不管怎么说,那也是朱瞻基的亲二叔,哪怕朱瞻基是监国,但是如果当侄子的亲自来审问朱高煦这个叔叔,不管于情于理其实都是容易被人诟病的。

但是这个事情的前提则是朱瞻基和孙若微的关系不是那么熟,如此一来,孙若微自然就可以作为弃子。

这也是杨荣为什么会这么问的原因。

毕竟没人想得罪朱高煦,难不成就有人敢得罪朱瞻基了不成?

更何况不管是杨荣也好,还是杨士奇也罢,这些人即使不是太子一党,其本身至少也是亲近太子这边的,朱瞻基作为朱高炽的儿子,自然天然的也是这些人支持的对象。

也是因此,朱瞻基对于孙若微的态度,自然队伍这些阁臣来说,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然而朱瞻基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也才更加无语。

毕竟他难不成还能把赵黑狗昨天说的那些孙若微之所以找上他的理由,直接告诉这些阁臣不成?

说是孙若微看他朱某人温文尔雅,儒雅随和,所以才找到他朱某人,想要让朱某人替其申冤?

且不说这话,这些阁臣会不会信,怕是传出去后,朱瞻基自己就得直接尴尬的用脚趾抠出个三室一厅来。

微微吸了口气,朱瞻基压下这些胡思乱想,看向杨荣,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道:“算不上认识,只是昨日我从城外回来的时候,这位孙姑娘不知道从何处得知了我的行程,故此提前再道路上拦截,只是遇到我的马车之时,又恰好晕倒了在我的马车前面,之后我便让我亲卫中随行的军中郎中进行了救治,事后也曾安排人照顾,原本是想让人等这位孙姑娘醒来后,也好让人找到其家人,将其送回,只不过后来这位孙姑娘醒来后,便直接让人将状纸交给了我。”

朱瞻基说到这,微微一顿,看了一眼似乎在想着什么的一众内阁阁臣,然后继续道:“不过诸位想必也是明白,汉王毕竟是我二叔,对于此事我亦不好决断,故此便让人将状纸又转递给了我爷爷。”

朱瞻基说到这,其实也算是把昨天的事情说的清楚了,只是稍稍把孙若微说的什么“温文尔雅”“儒雅随和”的话隐了去。

只不过他倒是说了实话,几个内阁的阁臣想的确实更多了。

杨荣杨士奇以及杨溥这三个未来的内阁大佬,不动声色的互看了一眼,随即三人恍若心有灵犀一般,各自微微点头,然后又像是突然明白了各自的意思。

杨士奇微微起身,向朱瞻基一礼:“殿下,臣以为殿下身为监国,陛下与太子不在朝中,殿下便是这朝堂上做主的人,汉王殿下虽是殿下长辈,但亦是殿下之臣,既然有百姓敲响登闻鼓,殿下亦当代替陛下亲自受理才是。”

“殿下,臣也认为杨侍讲所言有理!”杨士奇开口,杨荣也开口点头道:“登闻鼓乃是太祖皇帝当年所立下,太子殿下之前监国之时,亦有人敲响登闻鼓,太子殿下也曾亲自受理,故此微臣愚见,还请殿下为民做主!”

杨荣一开口,剩下的几个阁臣更是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纷纷起身:

“请殿下为民做主!”

“请殿下为民做主!”

……

朱瞻基:“………”

好家伙!

朱瞻基这一刻真的只想喊一句好家伙了。

这几个内阁的阁臣显然是对他的话有什么误解了。

否则也不会直接喊出什么为民做主这样的话了。

什么为民做主,这些话骗骗那些读书读傻了的还行,但凡懂点人情世故的也明白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就算是朱瞻基想要对付朱高煦,仅仅只是依靠着这样一个借口,朱高煦即使会被惩罚,最后也多半都是那种不痛不痒的。

但是对这件事情不能拿朱高煦如何,但确显然能够给状告朱高煦的人一个交代了不是?

朱瞻基张了张嘴,想要解释几句什么。

他是真的和孙若微不熟啊?

也丝毫没有想给孙若微什么交代什么的。

至于朱高煦,朱瞻基更是向来都没有把这位二叔放在眼里的,甚至是如果不是自家爷爷的存在,朱瞻基想要解决朱高煦都废不了什么功夫。

之前之所以和朱高煦多次拉扯,也只不过是看在自家爷爷和自家老爹的面子,想要把朱高煦拉回来罢了。

但是后面朱高煦的那些做法,其实就已经耗尽了朱瞻基对于朱高煦最后的一丝耐心,这些对于自家那位好二叔不痛不痒的事情,朱瞻基其实已经没了多少去做兴趣,更不要说这件事情背后还牵扯着孙若微,甚至可能还有建文余孽的影子。

朱瞻基可是知道自家爷爷对于那位大侄子这么多年究竟是有多么“挂念”?

别看老爷子嘴上有时候说着什么不在意,私下里有时候更是一口一个反贼的自我称呼,更是时不时就把建文拿到嘴边调侃。

但是正所谓,男人全身上下嘴硬的就是一张嘴,越是心里在乎,嘴上就越不会承认出来。

否则这些年老爷子也不会几乎不间断的派遣郑和去日本,去西洋,除了海贸确实可以赚钱外,最初的目的也不无是在怀疑建文往海外逃跑了。

所以在猜测到孙若微可能和建文余孽有些关系后,朱瞻基自然是不想牵扯进去的,否则届时让自家爷爷知道了。

以朱瞻基对于自家爷爷的了解,搞不好就会拿这这件事情来玩一些骚操作。

毕竟永乐大帝的骚操作又不是一件两件了,胡椒能拿来给手下的官员当工资,坑了一波又一波的官员也就罢了,甚至为了标榜自己的合法性,自家大哥的谥号更是说改就改,说好的平分天下,宁王现在的王府甚至连个普通的衙门都要有所不如了。

对于自家的三个儿子,老爷子做的更是不用多说了,吓唬老大朱高炽,忽悠老二朱高煦,把老三朱高燧直接就是牵着鼻子走了。

以前朱瞻基多少还占着一个大孙子,好圣孙的位置,朱棣轻易不会把一些主意打在他身上,但是现在随着胡善祥和吴氏同时给朱瞻基生下两个儿子。

这么一来,老爷子现在的选择可就变得更多了,太子,太孙,重太孙,那就是三个储君了。

换句话来说,那就是三个合法号。

有了更多的选择,朱瞻基这个以前的小号,现在自然就可以拿来整一些骚操作了。

朱瞻基对于自家这位爷爷的节操,那是丝毫不会怀疑,如果可以用他来把建文钓出来,估计自家这位爷爷能够稍稍犹豫一下,都是对于自己节操的不尊重了。

所以在怀疑孙若微可能和建文余孽有牵扯后,朱瞻基心里自然是不想和孙若微有什么牵连了,被朱高煦坑了是小事,这位二叔能拿出来的操作其实也就是那几样了。

但是如果被自家那位不讲武德的爷爷坑了,朱瞻基怕自己到时候哭都哭不出来。

只不过,他想拒绝,但是这会儿看着眼前这几个明显已经铁了心把心中猜测进行到底的几个内阁阁臣,朱瞻基是真的有句话,想要好好的问候一下几人了。

特喵的,他是真不想认识孙若微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