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367章 我们里面出了叛徒!!!

朱瞻基感觉自己再在这个问题上扯下去,自己得被这个小太监气笑。

关键这件事情还怪不得人家。

毕竟人家这是表忠心。

“行了,没人说你是反贼行了吧!”朱瞻基摇摇头,然后不等阿福说什么,就继续道:“我说如果……嗯……反贼是故意透漏这个消息给锦衣卫的话,你觉得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做什么?”

阿福听到朱瞻基得前半句话,脸上的表情明显有种沉冤得雪喜悦,刚想说点什么,就又听见朱瞻基后半句话,随即立即又紧紧皱起了眉头,然后一边思索,一边小声自言自语的推测道:

“如果是反贼故意透露这个消息给锦衣卫的话,那么锦衣卫这边为了殿下的安全,肯定会派人来通知殿下,这样的话………我知道了!”

阿贵嘀咕着嘀咕着突然眼睛就是一亮,大声喊了一句,然后兴冲冲的看向朱瞻基,有些恍然大悟得兴奋道:“锦衣卫来通知殿下的话,肯定不会让殿下走仪凤门,这样的话殿下就会绕道,而离仪凤门最近的安淮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反贼的泄露消息的目的就是打草惊蛇,先惊动殿下让殿下不能从仪凤门回城,然后再来一手调虎离山,明面上这些反贼是在仪凤门刺杀,实则上这只是用来牵制调离锦衣卫的计策,他们真正的埋伏地点,其实是在安淮门。”

阿福说完,立即一脸期待的看向朱瞻基,满脸几乎都写满了等待朱瞻基肯定的意思。

朱瞻基也没让他失望,等到阿福说完,立即点了点头,肯定道:“孺子可教也!”

“殿下您谬赞了!”听到朱瞻基肯定的话,阿福先是脸上一喜,然后立即又极为矜持的谦虚了一下。

朱瞻基见状也只是笑笑,道:“所以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选择从仪凤门回城了吧?”

“奴婢明白!”阿福满脸钦佩的看向朱瞻基,道:“殿下这个就叫做将计就计空城计,那些反贼把消息泄露出去,以为殿下回走定淮门,这个时候殿下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又从仪凤门回城,这个时候定淮门的反贼就会扑个空,仪凤门的反贼,缺会眼睁睁的看着殿下您从他们面前安然回城,殿下得计策实在是太高明了,那些反贼的小伎俩一眼就被殿下识破,殿下您简直就是武侯复生………”

“停,打住,随便称赞两句就行了!”眼见阿福又有化身马屁精的趋势,朱瞻基赶紧开口叫停。

他前面的话可只是忽悠这个小太监,可没真觉得自己这个推测能是真的。

人锦衣卫又不是傻子,反贼调没调虎离山,锦衣卫能查不出来?

以锦衣卫在应天城就连朝廷官员夜里放个屁,都能知道这个屁响没响的本事,如果反贼真的在定淮门埋伏,锦衣卫在明知有人要对付朱瞻基这个皇太孙得情况下,会查不出来?

既然敢让他走定淮门,那么就只能是定淮门已经被查过一遍可以确定安全。

毕竟朱瞻基的身份被摆在这里,如果锦衣卫这边不是确定安淮门安全,也不可能真让朱瞻基走不是?

万一朱瞻基在安淮门遭到了袭击,锦衣卫有一个算一个,凡是参与这件事情的人,估计都得立即人头落地了,这种情况下,反贼怎么可能有机会玩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

而且应天城有那么多城门,反贼又怎么可能百分百确定朱瞻基绕道的话,一定会走定淮门,而不是更远的清凉门,石城门,又或者是三山门?

当然这些事情,朱瞻基肯定也不会对阿福说就是了,阿福的情况,朱瞻基也看的出来,智慧有一点,但是不多,放身边伺候自己还行,真像阿贵一样放出去独当一面什么的,还真不行。

这样啊复杂的事情,还是懒得和他说了,反正朱瞻基忽悠的目的已经达到。

马车顺利的继续往仪凤门前进,一路上阿福也没再阻拦什么的,朱瞻基耳朵也清净了一些。

不多时仪凤门的城门已经遥遥在望,亲卫军负责朱瞻基安危的百户陈刚立即小跑道朱瞻基身边汇报道:“殿下,马上就要进入仪凤门了,根据锦衣卫那边的消息,反贼如果在仪凤门这边刺杀您的话,极有可能会选择的地方应该会钟楼附近,那边街道相对较窄,人流相对拥挤,一但引动人群混乱,殿下的马车很可能就会被拥挤的人流堵住,进退不得,这个时候也是刺杀的最好时机。”

“你们有把握挡住混乱吗?”朱瞻基没有关心其他的,直问核心道。

“殿下放心,反贼哪怕时配备了弓弩,只要没有超过千人,末将都能保证绝无一人可以冲至殿下马车之前。”陈刚立即道。

“嗯,那就按计划行事!”朱瞻基满意点头。

这就是他费尽心思训练出来的亲卫军,自身的安全由这么一群人负责保护,说实话朱瞻基是真心不怎么担心什么的。

一旁的阿福听到陈刚的话有些疑惑,眨巴了一下眼睛。

殿下不是说了这是反贼打草惊蛇,调虎离山之计吗?

这亲卫军的人怎么还说反贼会刺杀什么的?

阿福感觉脑瓜子里已经堆满了一种叫做“问号”的东西。

有心想向朱瞻基询问,询问,但是又想到刚刚自己在殿下的引导下,徐徐推论出了事情的真相,这个时候如果去追问的话,肯定又会显得他很瓜!

但是不问吧,阿福又总感觉,有什么事情可能是自己还不知道的,心里憋闷的难受。

问又不成,不问也不对,阿福只感觉百爪挠心,然后就在这种极为纠结的情绪下,马车已经进了仪凤门。

仪凤门离钟楼不是很远,钟楼鼓楼在古代城市中主要的作用虽说是报时之用,有晨钟暮鼓的说法,但是同时也是祭祀,或者战争来临的时候,用来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因此一般这样的建筑都会建设在一个城市防御的重要的地方。

而应天城最重要的防御方向无疑就是长江了,无论是之前老朱头和陈友亮打,还是说靖难,主要攻打的方向可以说都是仪凤门这边的一线,这里既是应天城防御最为薄弱的地方,因为算起来,应天城其他方向都会有一面外郭城,就仪凤门这边长江码头直接对应的就是京师城。

但同时这里也应该算是整个应天城防御最为牢固的地方,外以长江护城,内部也有护卫京城安危的大军军营驻扎于此,一但升变,不仅有充足的时间反应,大军也能极短的时间登上城墙。

说实话,在朱瞻基看来,这些反贼把动手的地方选择在这种地方,属实不是什么聪明的做法。

虽然有越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的说法,按照正常的思路来说,如果朱瞻基这边没有提前得知到消息,那么路过这样的地方,肯定会放松心神什么的,看起来确实是个刺杀的好地方。

但是朱瞻基身边有护卫也是毫无疑问的,不说多的,哪怕是朱瞻基身边的护卫打不过这群反贼,只要把时间稍微拖一拖,可能立即驻扎在这边守卫京师的军队,支援立即就能赶到了。

毕竟大明的军队,不可能有人敢在得知朱瞻基遭遇袭击的情况下,敢不去支援。

这样的情况下,刺杀他的能够成功的机会显然是小的可怜的,而就这,还是他没有把自己亲卫军计算进去的情况。

所以说,在朱瞻基看来,这场所谓的刺杀,从一开始看上去,一切都显得很是戏剧,完全就不像是刺杀,反而更像是一场故意来给他送人头的戏码,这也是朱瞻基决定亲自来看看的原因,毕竟人家都要送人头了,总归是得把人家id给记住吧?

作为大明的直隶首府,明面上应天城的统计的常住人口便已经超过百万,实则上根据朱瞻基得来的统计来看,应天城的人数是要超过朝廷统计的人口许多的。

毕竟作为大明的首府,也是天底下最为繁华的地方,更是富家大户最为集中的地方,秘密圈养一些私奴什么的,差不多已经可以说是各家各户约定俗成得规矩了。

当然只要圈养的私奴不超过一定数量,也不演变成像纪纲府邸一样的死侍,皇帝一般也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毕竟让人家辛辛苦苦的给自己干事,不给高工资也就算了,总得给人家一些享受的权利不是?

所以实际上应天城常住的人口数量,是要超过百万的,而再加上来往的商贾,以及其他身份的人口,应天城的真实人口,绝对是不下两百万的。

而作为应天城的门户,靠近长江码头的仪凤门这边,虽然相距宫城最远,但同时也算是应天城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了。

许多商贾的货物会在这里云集,同时也造就了此处各类大大小小的集市,来往的商人,不仅有许多大明本土的大明人,同时还包含了不少来自世界其他各地的人,其中有一些西洋各国滞留的使者团队,也有像是小日子派来类似于唐朝时期遣唐使一样的留学生之类。

和大唐一样,大唐威仪诸国,万邦来朝,李世民更是有“亚洲州长”之称号,更是按照后世莫些人得说法来说,如果大唐时期人类遭受外星入侵,李世民更是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人类领袖。

唐朝人因此对诸番蛮夷,多少都是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大明人虽然不曾如同唐人那般自傲,但是大明北征蒙古,南下西洋,东慑东洋,仅以朝贡国家来说,目前前来朝贡大明的国家便已经超过一百,多达一百四十八个朝贡国。

而这里面前来朝贡的国家,甚至最远的能涉及到南非。

而且和大唐的和亲政策不同,大明的朝贡,除了大明本身的富裕对这些国家得吸引外,也是大明一刀一枪真正打出来的,所以这种情况下,你要说身为大明的人见到这些番邦蛮夷时,没有什么优越感也是不可能。

毕竟大明强,那是真的强,哪怕你远在万里之外,大明想要灭你,郑和的船队一到,说灭国那也是真能灭国的。

就像是之前的小日子,要不是足利义满跪的快,说不定,都不用现在朱瞻基劳心劳力了。

而作为商贾云集的仪凤门这边,自然也是不缺各类人物,特别是应天城被商会翻新之后,这些地方的街道,房屋也全都比以前干净整洁了不止一个层次。

各类的人种在此汇聚,拥挤的人流,车流,确实是一副难得的热闹场景。

朱瞻基的马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是极为显眼的,朱瞻基得马车本身就是商会那边特意在他打造的,比一般得马车大不说,护卫在马车旁边的亲卫军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当然如此明显,自然也不乏有人认出朱瞻基这位应天城的名人的,不过见这位太孙殿下的马车向前行驶,车帘也没拉开,到是没人开口喊什么,只是也都默默地让开了道路。

“注意好警戒!”马车外,陈刚眼神在这些人流中扫过,虽然心中自信他率领的这一百亲卫军有绝对把握挡住任何胆敢冒犯太孙殿下的忤逆之徒,但是自信归自信,对于做事情,陈刚却丝毫不敢马虎。

一群亲卫军听到陈刚这位百户的话,也不言语,只是默默不动声色握紧了手中的燧发枪,确保弹药已经填充,燧发枪本身也处于可以随时击发的状态。

马车旁边的阿福,这个时候早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了,这个时候他如果还没明白自己这是被自家这位殿下忽悠了,那他就不是脑子不够用,而是纯粹的没脑子了。

他就知道,自家这位太孙殿下不是一个安分的主,之前在诏狱里是这样子,现在这里同样也是如此,阿福心里都快哭了。

他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位主子?

这万一要是磕着碰着,掉了根汗毛什么的,他阿福这条小命还能在吗?

他一边小心警惕着周围,又一边亦步亦趋得跟在马车旁边的,尽可能用身体挡住马车的窗口。

就在这时,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大喊,更是差点将阿福的魂都差点给吓出来。

“走水了,快跑呀!”

街道处滚滚浓烟突然蹿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