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使用快捷键[F11] 享受更好的阅读乐趣)

设置X

第197章 三段式齐射演练!!!

朱瞻基在鸡鸣寺也没多待,中午和自家爷爷吃了一顿午饭。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自家的这个爷爷居然也没和他多谈关于早上他说的事情,只是吃过午饭后,就直接让人把他赶了出去。

是的,没错,就是赶了出去,用老爷子的话来说,就是他来鸡鸣寺是修身养性的,他这个大孙子,就知道给他添堵,看着就烦,所以就把他赶了出来。

而郑和这边倒是留了下来,早上的时候,老爷子就逮着郑和问了不少不关于西洋的事情,吃过饭,又问了不少。

而且这次问的问题,和以前问的问题也有很大的不同,以往,朱棣问的,往往也就是那些西洋的番邦当地的政治,军事,民生这些。

而这次,朱棣问的则更多的是一些关于当地的土地,自己军事这些。

朱瞻基本来也是跟着听的,不过听着听着就被赶了出来,和老和尚再次道过别后,确定了这老和尚不是立即就要见佛祖的样子后,朱瞻基这才坐回自己的车驾,离开了鸡鸣寺。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倒是都很安静,皇宫里也不知道朱高煦是怎么想的,反正是真就没再提过一次捐款的事情了。

只不过朱瞻基也不知道这位二叔是怎么和他爹说的,又把休息了几天的朱高炽叫进了皇宫,之后心疼弟弟的太子爷,虽无监国之名,却再次行起了监国之事。

对于这些事情,朱瞻基已经懒得管了,这几天朱高煦的表现其实也看得出来,这位二叔确实已经受不了,彻底摆烂了,前几天,朱瞻基还听说这位二叔居然在召见六部尚书奏对的时候,居然直接当着礼部尚书吕震的面,直接耍起了大刀,一把原本应该是用来练气力的七十多斤的大关刀,愣是让这位二叔在政房里耍出了风啸声,差点没直接把吕震给送走。

也就是这位礼部尚书在朝中的名声不怎么好,其他的六部尚书和这位礼部尚书也不怎么来往,再加上皇帝不在,发生了这种事情,吕震势单力薄,明面上也只能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了。

朱瞻基没再关注皇宫里的事情,而是在经过了差不多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后。

火器实验室这边,终于是在工部那边调来的一百个铁匠加入后,商会这边又立即把太子府不远处的几处院子直接买了下来,然后稍加改造,然后安排了士兵把守后,一个简单的火器工坊也就打造了出来。

朱瞻基直接给命名为了大明皇家第一军工厂。

厂中有熟练的铁匠一百人,另外再加上学徒大概三百多人,以及一些木匠,还有其他的工匠,单是这些技术工种便达到了近千人,一日便可以轻松出产燧发枪两百支有余,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子弹。

这些子弹制作相对来说要更加简单,除了火药的配方需要保密外,其他的基本上只要手脚麻利点的,一天就可以制作不少出来。

当然,除了这个所谓的军工厂,火器实验室那边,朱瞻基也并没有就废除了,火器实验室的安排上,朱瞻基选择的是,研发,将工部送来的一百个工匠,和原本的工匠,进行了一次重新的选拔,选拔出了一些头脑灵活的工匠留在了研究室,这些工匠的工作就是研究。

包括制作火器的材料,以及新式火器的设计等等,还有就是膛线这块儿了,这个玩意儿是个技术活,目前来说朱瞻基所召集的这批工匠,还没有发现可以靠着一双手就能徒手把膛线刻画出来的人才。

不过这方面的人才招揽,朱瞻基也在让人打听,他其实也不求能制作出来多少的刻画了膛线的火器,其实只要那么十多支也就可以了。

到时候完全可以用这十来支刻画了膛线的燧发枪,组建一支神枪手小队,以刻画了膛线之后,远超普通燧发枪的射程以及精准度,完全可以想象的到,在这个还是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如果战场上出现这样的一支小队,对于敌方的威慑究竟会有多么恐怖?

双方刚刚列好阵型,主将正准备来个战前会盟,讲一讲场面话什么的,突然十几颗子弹直接射了出来,万军从中直取上将首级。

又或者是双方接触之后,这支小队不断地躲在暗地里击杀敌方的将领。

就以这个时代的军队而言,这么十支神枪手的小队,甚至是完全有很大机会左右一场战争的走向的。

不过,前提就是得把膛线搞出来,没有膛线的火器,不说射程问题,就是精准度上,也根本不可能训练出什么神枪手之类的。

只不过膛线的事情,朱瞻基也急不来,哪怕是现代这个不缺厉害工匠的时代,一个想要徒手把膛线刻画出来的人才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虽然膛线的事情陷入止步阶段,不过其他的进度却还是不错的,首先就是军工厂这边,第一批的一千支燧发枪,历经差不多一个月之后,终于是完成了。

按照约定,这一千支燧发枪是归朱瞻基所有的。

另外的话就是实验室这边,朱瞻基让人在之前那种步枪样式的原理下,又新增出了适合骑兵使用的马枪。

这种马枪相比步枪,要更短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步枪差不多,外形上其实更像是手枪,因为可以单手持枪,在战斗中便更适合骑兵使用,只不过相对来说马枪的射程也要更短一些。

这方面也算是朱瞻基特意要求的东西,虽然随着火器的发展,骑兵注定是要被淘汰的东西,但是至少现在骑兵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冲锋也罢,追击也好,骑兵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特别是在面对瓦剌和鞑靼这个两个草原部落时,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朱瞻基也让人特意打造了这种适合骑兵的骑马枪。

这最开始的一千支燧发枪里面,便有三百支是属于骑兵使用的马枪。

当然同样的,手枪这种玩意儿朱瞻基自然也没放过,不过手枪朱瞻基也没让人多做,因为没有膛线,制作出来的手枪射击距离也就是十来米左右,战场上的作用有限,最多也就是因为相对小巧比较适合自卫使用。

朱瞻基也只是制作了十来把,还特意让人使用了一些黄金白银之类的贵金属,这玩意儿,他是打算用来贿赂他爷爷,以及收买人心用的,所以样式也是极美,除了这些黄金白银的金属外,上面甚至还镶嵌了不少的宝石,看上去就花里胡哨的,若是不知道原理的,十有八九都会当成一件艺术品。

应天城外,朱瞻基的亲卫军营,这段时间随着一些基础的训练,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军队的雏形了。

再加上之前朱瞻基就把整理好的《民兵训练手册》交给了朱勇,特别是在列阵队列上的训练,这些士兵相比起一些精锐之师,也是不遑多让的。

而且朱瞻基对自己的这些亲卫也是舍得,他不缺钱,所以这些亲卫在食物上,几乎是每顿都是配备的有肉菜。

这些肉一部分是商会那边养殖的猪肉,这些猪肉经过朱瞻基给的养殖方法养殖,味道上甚至比牛羊肉都要更适合食用,只不过目前商会养殖的也不多。

而且这个时代的猪种,也不像后世的那种白条猪,大多数都是比较原始的土猪,虽然肉质味道更好,但是长势却很缓慢,一头猪就算是喂上一年,也长不了多少肉。

倒是商会那边的商人最近给他提供了不少羊肉,虽然因为时间尚短,想要用胡椒从草原上换取牛羊这些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但是大明本身却也是不缺羊的,知道朱瞻基要羊肉,这些商人为了讨好,也是想方设法的为朱瞻基提供了不少,这也是朱瞻基这五千亲卫这些时日以来,能够做到肉食不断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么好的伙食下去,这支军队的改变也是肉眼可见的,相比起之前,一个个虽然也算是身高体壮精挑细选出来的兵源,但是也难免面黄肌瘦的形象,现在这么一个月辛苦训练下来,这些人不仅没瘦,不少人看上去还胖了不少,同时精神面貌上的改变,也更是肉眼可见。

校场上,朱瞻基从军工厂带来的燧发枪都已经发了下去,这第一批一千支燧发枪,七百支步枪,三百支马枪,肯定是装备不了五千人的,更何况朱瞻基的亲卫军本就有些超标,实际人数更是差不多六千人有余。

不过一千支枪用来训练到也完全足够了,这六千人朱瞻基的打算也是分做三部分,其中三千人是作为步兵的,每人配备一支燧发枪,另外战斗时同时也会配备一百发子弹。

而剩下的三千人,其中一千人则作为骑兵,每名骑兵均是一人双马,两把马枪,另外还会配备一把用于近战的长刀,同样的子弹方面相比步兵,也要更多,每名骑兵的子弹是两百发。

至于最后两千人,则是作为辅兵,除了配备一部分步枪作为自卫武器外,这些辅兵的主要作用其实也就是工兵,不过比工兵的任务又要多了不少,行军之时的营地搭建,包括搭桥修路,甚至是背锅埋灶做饭等等这些,都是属于这些辅兵,甚至是战斗艰难的情况下,这些辅兵也会作为预备部队。

这样子一来一支结构比较简单的亲卫部队,也算是成型了,虽然没有火炮这些重火力,不过以亲卫的装备,在成型之后就是独自面对四五倍的敌人,朱瞻基感觉也会绰绰有余,搞不好若是地形合适的情况下,还能直接把敌军打崩溃。

当然,以朱瞻基的身份,他的亲卫其实也很难面对那种情况就是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