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截教也献剑

本来命数,殷受贪图享乐,宠幸奸佞,迫害贤臣,致使四海动乱,大商国势垂危,终于被武王姬发率八百路诸侯讨伐,自焚而亡,真灵上榜,受封天喜星。

其少年时便能托梁换柱,后来成就神道,根性绝对不低。

殷受在修行炼气之法后,短短两年便修至炼神返虚境界,若非符元仙翁撒下红线,盛其欲念,日夜荒淫,如今怕是已经成仙。

这三宫六院之中,美人颇多,可惜都是肉眼凡胎,自修行之后,其肉身愈发坚韧,大都难堪鞭笞。

如今纳了妲己为妃,总算是能全力施为。

若要成仙,有无元阳的修炼难度是天壤之别。

炼气士炼精化气,才能走上正轨,逐渐蕴养道体。

如果一开始就漏了,哪怕迈入仙道也似筛子,留不住几分道行。

故而,诸如殷受、黄飞虎、李靖之流,若要成仙,需修出比旁人多出数倍的法力,才能积攒足够的修为。

妲己被九尾狐吞了魂魄,取而代之,凭借狐族的本命神通,汲取精华。

如此,殷受精气神日渐消颓,妲己肌体却愈发莹润光滑。

起初,殷受也曾怀疑过,为何偏偏就她能承受,可转念一想,自己是人间帝王,有气运在身,定无蹊跷。

故而,这一对真似金风玉露,日夜相逢,好似不知疲倦。

如此,自然疏于朝政,已经多日未曾上朝,致使商容、比干二相连连上奏,请求重开朝会。

殷受从那温柔乡艰难抽身,终于恢复几分理智,推开那羊脂美玉,穿好王袍,径直往金銮殿而去。

金銮殿上,钟鸣鼎响。

文武百官闻声,各有喜色,依照班次往殿上而去。

杨任心念一动,祭起神目,视线穿越殿宇,落在那王座之上。

殷受默默运功,吐纳元气,填补亏空,脸上浮现出几分血色。

虽说其有人道气运在身,难以窥破体内气象,可是从那神色变化也能瞧出来——殷受已有较深的道行,可惜损耗了不少。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殷受靠在王座上,轻声言道。

宦官扯着尖细嗓门,大声传谕。

“启奏王上,此前北海战事告急,有上大夫杨任、先锋哪吒、魔家四将、张奎夫妇立下奇功,应该犒赏!”

黄飞虎率先出了班次,立在大殿正中,俯首言道。

如今,闻太师在外戍边,武将之中,唯有武成王功勋最大,故而由他出面为武将请功。

“准。”

殷受不假思索,当即回应。

“如何封赏,贤王与费、尤二位爱卿商议便是。”

殷受眼眸半睁半闭,好似时刻会睡着。

“遵旨。”

黄飞虎神色复杂,退回班次。

“若无他事便退朝吧。”

殷受身体恢复些许,忆起那销魂蚀骨的滋味儿,不由得心神荡漾。

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飞云阁下救父的英武少年,亦非轩辕坟开弓拉箭的雄伟君主。

殷受的雄心壮志,已在日益旺盛的欲念和那娇媚动人的妃嫔之下消磨了。

“启奏陛下,臣闻上古贤均,未有沉迷美色者,昔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望王上以国事为重,莫要伤了身子……”

商容手捧牙笏,耿直上奏。

殷受一听这话,怒意渐生。

可是,尚存的些许理智告诉他,这是辅国重臣,其言其行定有道理。

殷受压下怒气,缓缓睁开眼眸。

“如今天下安稳,虽说北海有叛逆之流,有太师亲征,定能镇压。

何况,爱卿与王叔俱是贤德之臣,总领文官,治国理政得心应手,何需寡人过问。

岂不闻,上古之君垂手治天下?”

殷受思忖片刻,如是言道。

“启奏陛下,上古至今历代君王中,唯有天皇伏羲能垂手而治,余下朝代各有动乱。

成汤享国数百年,已有动荡之势,万望陛下收敛心思,重振朝纲,避免夏桀之祸!”

上大夫梅伯出了班次,言辞更加犀利。

殷受闻言,怒气愈盛,准备发作。

梅伯立在大殿正中,拜伏在地,始终不起。

殷受沉默不语,眼神愈发冰冷。

比干见状,悄悄往侧边踢了一脚。

梅伯猝不及防,险些翻倒在地,余光一瞥,瞧见亚相神色,连忙顺势起身,归入班次。

“启奏陛下,宫门外来了个道者,言说要面见王上!”

这般危急时刻,恰有午门官前来奏禀。

杨任闻言一怔,猜出是献剑降妖之事。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

殷受却来了兴致。

他曾对鬼神之事充满向往,甚至想过去阐截两教道场拜谒,可惜,天不遂人愿,帝王身份注定难以离开朝歌。

今日上朝,本就是无奈之举,听闻有道者前来,殷受颇为欣喜,不等群臣表态,径直下旨。

“宣。”

殷受大袖一挥,眸中精光一闪。

商容欲要上奏劝阻,却被比干拦下。

此前梅伯言辞激烈,已触怒帝王,若再惹他,只怕是不妙。

不多时,那道者缓步行来,登阶入殿。

文武百官纷纷侧目,观其形貌。

昔年冬日,大雪纷飞,仙人雨落,此事在朝歌闹得人尽皆知。

后来,杨任入朝为官,言及太师是仙人之躯,让群臣愈发羡艳。

此番,大多数臣子头一回瞧见方外之人,自然心生好奇。

杨任微微一笑,侧目望去。

啊,此人是谁?

只见那道人穿着黑白道袍,面上有须,不怒自威,怀中抱着一把长剑,乃金玉制成,无有锋刃,流光溢彩。

杨任祭起神目,观摩其道体气象。

谁知,此人肌肤有道气流溢,遮蔽了体内气机,难以窥破。

杨任那离火神目,先天而生,后天而成,格外玄妙,素来无往不利。

唯有一种情况,难以窥破虚妄——此人是大罗神仙,道行深厚,有玄奇神通,故而才能遮掩道体气象。

好在,虽未瞧出其跟脚,总归是看出了些许碧游道韵,其气机似乎并不纯粹。

杨任心念一动,有了猜测。

截教门下,修成大罗神仙者不少,可是大都是圣人亲传。

此仙气机驳杂,大抵是外门弟子,其中唯有那峨眉山赵公明证就大罗。

赵公明手挽宝剑,进到滴水檐下,打了个稽首。

“陛下,贫道有礼了。”

殷受曾搜寻仙神事迹,知其超脱世俗,不受王朝规矩约束,故而未曾怪罪。

“道者来自哪座名山,何处洞府?”

殷受双眼微眯,缓缓出言。

“贫道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是也。”

赵公明微微颔首,笑着答道。

杨任见状,暗道不妙。

这赵公明生性火爆,其剑定无留手。

若是被截教抢了先机,分润气运事小,镇杀妲己事大。

此妖有大作用,如今远没到诛邪之时。

“拜见师伯!”

杨任当即出了班次,打了个稽首,准备拖延时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