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终南炼剑

终南山上,玉柱洞外。

云中子衣袖飘摇,刹那去往峰顶,折了一根松枝返回。

杨任见状,心驰神往。

此仙与其师不同,无有那至宝混元幡,遨游四海全凭遁术。

这般缩地成寸之法,乃是修行到了高处,体悟大道才能有的境界。

昔年天数变化,阐截两教未斩三尸之仙都染上了毒祸,唯有云中子心境澄澈,幸免于难。

故而,玉虚宫圣人金口玉言,称其为福德之仙。

如此,云中子身无毒祸,清静修行,已然斩去三尸,吞并六气,修成大罗神仙。

每一位仙人证就大罗的契机各有玄妙,不尽相同,此仙大道根本,实在无迹可寻。

“贫道特意修书,让清虚师弟唤你前来,实为助我炼剑。”

云中子两指并拢,轻轻一划,松枝窸窸窣窣落下木屑,化作木剑。

“此剑由先天古松枝干削成,贫道施以道气,本就有镇压妖邪之能。

我观那朝歌城内,妖气格外浓郁,已有压过国运之势,若要诛妖,需得好生炼制一番。”

云中子言罢,心念一动,木剑飘飞,悬在空中。

“贫道不擅火法,听闻你修成先天之气,诚是炼制木剑的上佳宝物,可否借我一用?”

云中子微微一笑,神色温和。

“师伯神通广大,若能观摩炼剑之法,已是天大造化,何况还能亲身参与其中,实在荣幸之至。”

杨任连忙点头,自然无有不允之理。

“如此甚好。”

云中子微微颔首,大袖一挥,窜出一条火龙,刹那吞了木剑。

这位师伯行事,真是从心所欲……

杨任见状,稍稍腹诽,当即祭起心窍先天火行之气、肝脏先天木行之气。

云中子一指轻点虚空,让那两道先天之气散做千丝万缕,依附在火龙身上,渗入其中。

如此,火龙吞木剑,先天之气蕴养,内外各有玄妙,不多时便溢出森森剑气。

这叫不擅火法?

杨任大道亲火,本就是玩火的行家,自然能瞧出其手法的精妙之处。

虽说是借了他的先天之气,可是,能让木火二气并存,已然不易,何况还要取木行之气生机蕴于剑内,自然愈发艰难。

“听闻你炼成了元神御剑之术,何不施展一二,让贫道开开眼界?”

云中子双手负后,衣袖飘飞。

“如此,弟子便献丑了。”

杨任闻言一怔,祭起青蛇剑胎。

嗖。

自泥丸宫遁出一抹苍翠之色,化作流光,刹那变作无色无形。

“此剑诚然不俗,可惜……”

云中子神色微动,话音戛然而止。

终究是同门师弟的法门,不好过多置喙。

“可惜什么?”

杨任有杀生转劫之神通,未来若是修成仙身,定有更多毒祸降下。

如今,大劫掀开序幕,若能将元神御剑之术炼至更高境界,自然是再好不过。

“贫道略通剑术,你全当戏言听听便是,莫要当真……

这元神御剑之术自然玄妙,刹那催发,气机微茫,让人防不胜防……

可惜,此剑看似无形,实则还是有形,难以摆脱桎梏。”

云中子言罢,衣袖无风鼓起,骤然催出五雷,自天幕落下,径直击在那松木剑上。

轰。

天雷散去,木火褪下。

杨任收了先天之气,归入心窍肝脏,苍翠剑光回遁,归入泥丸宫。

云中子轻轻吐纳,吹开烟尘。

木剑化作流光,瞬息去往天幕,携一缕云雾而返。

“这叫略通剑术?”

杨任真没忍住,开口言道。

“贫道唯擅遁法,正所谓‘大千世界须臾至,五湖四海任遨游’,此外,我也学了几样护身法门,可惜都稀松平常。”

云中子摊开掌心,木剑刹那归来。

“此番炼成宝剑,你那先天之气居功至伟,贫道洞府无甚法宝。

好在,后山有一块坠地大星,其内有仙金一百零八斤,正好予你,你要炼返先天,莫要推辞。”

云中子言罢,轻轻挥袖。

轰。

一块车架大小的巨石从天降下。

嘶。

杨任望着那庚金之气外溢的大石,不由得暗自咋舌。

“此石之内,金气极重,实在珍贵,弟子不敢贪图……”

杨任祭起神目,观摩其内道韵,粗略一算,真的能炼出百斤以上的仙金。

这是他迈入仙道以来,瞧见的份量最重的一块仙金。

“贫道命中唯有一个弟子,如今尚未出世,我已炼好了兵刃法宝,余下神金于我毫无用处。”

云中子言罢,祭起八根铜柱。

轰。

此柱按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方位排列,瞬间催发真火雷霆。

这块巨石,不消十息已被炼尽杂质,显露璀璨神金。

“如此,弟子就却之不恭了。”

杨任长舒了口气,祭起五火七禽扇,催发真火,化作洪炉煅烧神金。

此刻,他已摸清了这位师伯的秉性,其心率真,行事随心所欲。

故而,若与其相交,需收敛世俗习性,莫要客套伪装。

“贫道也不瞒你,吾证道契机在于‘随心所欲’四字,故而,需念头通达才能道行精进。

吾知殷商将亡,西岐将兴,可是总瞧那妖气不爽利,这才多管闲事,炼制宝剑,欲献帝王。”

云中子言罢,席地而坐,全无仙人架子。

“贫道生性逍遥,虽说身无业力、杀孽,可是入了宫闱,依旧会被人道气运压胜。

你奉师尊之命入朝歌为官,已近八年,定知帝王忌讳、性情。

若愿告知,我便将无意间悟出的无形剑术传授于你。”

云中子望着那越烧越旺的真火,饶是大罗神仙体,依旧有灼热之感。

可见五行真性之玄妙,若由大神通者催发,其威势定然滔天。

杨任默念玉虚正法,静心敛性,仿佛没听见耳畔言语,专心炼化神金。

云中子见状,微微颔首。

此仙之所以初见便将神金、上乘剑术授下,全因生性逍遥,不受拘束。

故而,其心即其行,暗合道家至理,这才在短短百年内修成大罗神仙,走在了玉虚二代门人前列。

杨任有两世宿慧,自然难以修成赤诚心境,可他能抵挡诱惑,稳住心念,亦有不凡之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