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渤海水战,决堤之计早被本王化解!
荀谌等人所处的位置,属于一个坡地,以俯视的角度远距离观看渤海湾,海上那密密麻麻的舰船,因为距离太远,化为一个个缩小版玩具似得。
这个地理位置在后世,属于绝佳的海景房。
但此时荀谌根本没有观看渤海波澜壮阔的心情,也没有领略渤海湾上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情绪,因为在海平面上面,升腾起一颗颗火球。
身为袁绍的首席谋士,荀谌对此自然并不陌生。这是抛石机抛掷出去的火球,这是攻城战中最基本的攻城器械。
但赵王刘羽手下的抛石机有些不同,不管是距离还是威力,都更加强大!
正因此,袁绍部下的“渤海水师”,哪怕过来谈判,依旧远离渤海港口,避免被抛石机等远程武器进攻,火力打击,最后船毁人亡了!
只是现在!
海平面上面的那些舰船,那些经过造船厂改造过后的,独属于赵王刘羽的“渤海舰队”,竟然在海上进行抛石机的抛射!
这一刻,荀谌终于明白僵持至今,赵王对那些舰队做了什么了!
他们竟然将抛石机安装在舰船之上,成为一个移动的堡垒,一个海上战舰!
要知道赵王刘羽在交易中,已经得到将近五百多艘舰船,这是否意味着,袁绍的“渤海水师”将面对真正五百多发抛石机的进攻?!
荀谌根本不敢深想下去,但渤海上的战斗画面,却已经告诉他结果——
当那些火球形成抛物线,向着袁绍“渤海水师”密密麻麻抛射过去的时候,那些舰船的将士惊恐之下,立刻操舵,改变方向。
但,船大难掉头!
短时间之内,士卒的惊恐、舰船闪避的速度、以及眼睁睁看着火球一点点靠近的恐慌,都让他们一点一点的接近死亡。
这里可是渤海,而不是陆地!
轰隆隆——
当火球密集落下之后,有些砸在舰船上,有些直接落在海平面上,有些在半空就燃烧殆尽只剩下灰烬了。
这宛如流星雨落下的攻击,制造的结果就是——
砸在舰船上的火球,直接将甲板砸出一个巨洞,而后在高温的炙烤下,木质舰船哪怕有防火涂层,依旧逐渐燃烧起来。更有甚者,较小的、残破的舰船,直接被拦腰砸断。
哪怕就是那些宛如航空母舰似得巨型楼船,因为甲板层较为厚实,火球没有砸破,但落在甲板上,那高温炙烤,并且散发出来的毒气,都宛如生化攻击似得,威胁着船上的将士。
火攻并非仅仅只是燃烧着火焰的攻击,包括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
此次进攻的火球,就属于毒火一种,其中还参杂着草乌头、狼毒、巴豆、砒霜等烈性毒药,气体熏人,轻则口鼻流血,重则头晕目眩,失去战斗力。
古代版毒气弹!
这种情况下,那些受到攻击的将士,更加来不及应对。陷入恶性循环似得,竟结结实实的承受了这一记重创。
除了落在舰船上的火球,还有些落在海平面上。这就更加恐怖骇人了!
火球落水后,宛如巨石投入海面,卷起波浪,在千帆竞渡的狭隘空间,波浪挤压波浪,会形成一种漩涡,宛如黑洞似得,将周围残破、断裂的舰船卷入。
并且火球入海后,火焰熄灭的瞬间,烟气蒸腾。这些烟气可都是毒气弹,一两颗还能承受,但数百颗密密麻麻的火球熄灭后,卷起的烟气,瞬间化为云海。
若不是两军厮杀,这云海还有些诗情画意的格调。云海中若隐若现的舰船,宛如仙家舰船出海似得,如果配上‘海市蜃楼’等光学幻景,必会引起围观者的惊呼!
但此时所有人都知道,这并非是云海,也谈不上诗情画意,而是两军厮杀,正在激烈交战。并且这所谓的云海,吸入过量可是致命气体!
渤海港口,众将士戒备森严的同时,也在关注这场海战。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的海战。
身为北方将士,擅长骑射,但并不擅长水性。再加上黄河流域因为泥沙沉淀,水流量较少,冬季结冰等原因,从古至今也没有几次水战,屈指可数。
因此这绝对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的海战,格外引人注目。同时不少将士心中,有些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因为“风帆战舰”、“海上大战”这些可都是男人的浪漫啊!
这一次“渤海水战”,将不少北方将士心中的“海洋情愫”激发出来。他们已经在心中暗暗决定了,此战过后,他们会转入海军部队!
对于刘羽部下的将士而言,此战让他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让他们激动不已,让他们向往海洋!可对于敌人而言,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关押在渤海港口的,除了荀谌之外,还有袁尚、文丑等将,他们的待遇不如荀谌,但也没有受到虐待,并且也看到了这一场水战。
望着属于他们的“渤海水师”,宛如韭菜似得,被割掉了一茬,在抛石机火球进攻下,眨眼之间,就倒下一大片的舰船。袁尚和文丑等将,心如死灰!
赵王刘羽这明显是开启大战,并且不死不休的地步。而他们身为人质,处境就十分微妙且尴尬,甚至隐隐约约有些绝望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他们可以战败赵王舰队,那么胜利者还有谈判的筹码。但如果他们战败,袁尚等人质,就是任人宰割了!
而现在——
袁尚望着一艘艘倒下的舰船,燃烧着宛如篝火盛宴的舰船,他心如死灰,神色煞白中,眼神中看不到任何的光彩。
“完了!”
“还、还没完……”
文丑毕竟是超一流悍将,勇冠三军,心理素质没有那么弱,或者说,他还心存侥幸,“这是赵王舰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我们反应过来……”
“没用的!”
袁尚绝望说道:“文将军骑射或许勇冠三军,但水战,你可能还不如我清楚。
“一般而言,我们的水师交战,都是近距离靠近后利用弓箭、弩箭射击,但因为海浪风大,准头和威力不足。最后都会走到接舷战的地步。
“说是水战,实际上也不过是在舰船上的陆战罢了!
“直到现在!看到赵王部下的舰队出手之后,我方才明白过来,什么才是真正的水战!
“虽然是我第一次看到,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水战!”
文丑想要呵斥袁尚,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但张了张嘴后,还是沉默死寂下来了。
渤海之上。
刘羽的“渤海舰队”进行第一轮进攻后,并没有立刻发动第二轮攻击。
而是等到云海消散后,方才考虑是否进行第二轮投射!
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些水军将士收到命令,尽可能的保留敌军的舰船。
刘羽布局设计,都是为了渤海水师舰船,为了利用这些舰船开展海贸。
可袁绍太过阴险狡诈,竟然派人通过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深入并州,转而通过井陉,拦水蓄洪,想要利用冀州滹沱河,借此决堤,水淹冀州。
这件事情,让刘羽无法接受!
并且身为冀州统治者,他虽然一切会以利益考虑,但为了利益置冀州上千万百姓的生死与不顾,刘羽做不到!
刘羽也有底线!
因此刘羽毫不犹豫的下令进攻青州,只是心疼了那些渤海水师舰船,毕竟只交易到五百多艘,还有五百多艘在袁绍手中。
郭嘉正是看出了这一点,因此下令让水军将士,在占据主动权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渤海水师舰船!
虽然这么做有些风险,但通过抛石机远程进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还是发挥奇效,完全占据主动权!
这种水战战术,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战术,以至于一下子震慑住了渤海水师将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袁绍那些“渤海水师”舰船所在的海平面上,那弥漫的云海逐渐消散。
海中风浪大,很快就将云海吹散,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来。
此时袁绍的“渤海水师”,根本没有阵型可言。是的,哪怕就是舰船,在水中也有战术阵型。但经过一轮的抛石机火攻后,东倒西歪。
有些舰船靠后,掉头就跑。有些舰船靠前,被火球重创,将士正捂住口鼻扑火。有些舰船断裂,将士跳海求生,却被漩涡卷入。
有些舰船处于前列,但幸运躲过攻击,可想要逃离,左右都是友军阻挡,并且海平面上飘荡着残破的舰船,也让他们毫无去路。
最后等到云海散去后,望着前方密密麻麻,阵型严阵,正蓄势待发,似乎要开始第二次进攻的赵王的“渤海舰队”。这些袁绍的“渤海水师”将士绷不住了!
他们直接选择临阵投降!
举白旗!
高呼投降!
这让准备第二轮进攻的“渤海舰队”,果断的选择住手了。
此时统率这支舰队的是高览,毕竟他驻守的就是造船厂,舰船都是从这里出列的,名正言顺的暂时接管这支舰队。
虽然高览第一次进行水战,但他完全是以陆战的方式来进行的。方才那一次抛石机(回回炮)火攻,正是“攻城战”。
若是敌人利用风向疾驰接舷战,高览还会利用神臂弩、三弓床弩等箭矢火力压制,宛如放风筝似得,将双方的距离拉开。
高览又不傻,他第一次水战,怎么可能跟敌人进行接舷战?万一接舷战也有什么高超的战术技巧,他根本来不及临时抱佛脚的学习!
但仅仅只是一轮的抛石机火攻,就直接让敌人要么投降,要么逃离。这也不得不让高览觉得,水战是不是太过简单容易了?!
这不是有手就行吗?!
不过这时候,高览并没有掉以轻心,兵不厌诈。谁知道这些水军将士是不是诈降,诱惑他们靠近后,立刻爆发接舷战。
这种战术,陆战中经常使用,容不得高览大意!
高览先是派遣哨探巡逻的快船靠近,等到敌人确实没有反抗之后,在靠近中型战舰靠近,分隔包抄敌人,旋即是大型楼船靠近,利用火力震慑,避免敌军跳反。
小心谨慎,逐渐的将这支渤海水师吃掉!
渤海港口。
望着快速结束的水战,众将士还有些意犹未尽。这种感觉就好像房事中,一切前戏都调动起来,气氛、情绪、身体到位后,刚进去就结束了!
这谁能忍得住?!
“这场烟火还行吧?”
刘羽淡然的望着港口,这一次水战与他心目中的水战,也是相去甚远,宛如小孩子过家家似得,完全没有那种你来我往的鏖战气氛。
宛如一边倒的屠杀,虽然确实出了一口气,但也仅仅只有一口气,不如那种不相伯仲、互相厮杀的紧张、担忧、期待,并且充满未知的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
不过刘羽也可以理解,他这一次改装舰船之后的战术,完全就是“远程进攻”战术,并且因为他的“回回炮”超前,不管是威力还是距离更远,都对敌人形成“降维打击”!
若是袁绍的“渤海水师”顽抗到底,接下来还有神臂弩、三弓床弩等着他们。这些弩箭不仅可以物理攻击,也可以魔法攻击(火箭)。
这是敌军承受不住的降维打击!
若是可以装备上大炮,那简直就是划时代、超时空的降维打击了!
郭嘉等将言笑晏晏,望向一脸惊骇的荀谌,方才还一脸从容的荀谌,终于再也保持不住那种君子风度,甚至连身躯都有些颤抖,失态了!
许久之后,荀谌方才逐渐恢复过来。此时属于他们的底牌,已经全部打光了。最后依旧无法对赵王刘羽形成任何的威胁,甚至是威慑!
荀谌不明白,明明交谈的好好的谈判,为何赵王直接撕破脸,做出这种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举动,难道不怕天下士子口诛笔伐吗?
荀谌心中其实已经有些猜测,但无法确定。此时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诈一诈,他深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旋即说道:
“赵王可知道,易先生的决堤之计,真正想要利用的并非是黄河?”
刘羽看都没有看荀谌一眼,此言一出,意味着荀谌手中的底牌已尽,这也意味着袁绍底牌已尽了!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嘛。”
见刘羽没有回答,郭嘉轻笑一声说道:
“伱们表面上想要对黄河下手,但暗中却通过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进入并州上党郡,转而从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关,接近滹沱河上游,想要拦水蓄洪,水淹冀州!”
荀谌的神色微变,果然,赵王早就知道这一步了。若是不知道,他还能利用决堤滹沱河,水淹冀州之事,来充当筹码与赵王交涉。
赵王手中有袁尚等人质,这是袁绍的软肋。而冀州的上千万百姓,冀州的地盘安稳,这同样是赵王的软肋。
可现在,决堤之计已经被完全化解,他们根本没有利用的底牌了。甚至,荀谌心中有些骇然的想道:
“高将军怎么样了?”
“放心吧,这可是重要人证,我们会好好对待高干的!”郭嘉冷笑道。
荀谌脸色煞白!
是的!
哪怕他们使用决堤之计,只要最后没有被捉到把柄,死不认账,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们做的,但也没有证据,疑罪从无。
并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也会颠倒黑白。
这些门生故吏,与袁家一荣俱荣、一损俱荣。若是袁家名声一朝荡尽,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过。
他们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必然会为了名望,维护袁家的名声。
可是!
若是赵王抓住了高干,那一切就不同了!
这就是铁证如山的人证!
因为高干可是袁绍的亲外甥,其他部将还能用敌人细作,早已背叛等等说辞来推辞。
但高干绝对不可能的!
为什么袁绍会冒着高干被抓,成为把柄的风险,还要将高干派遣到并州?!
因为‘决堤滹沱河’这件事情十分重要,除了高干,其他部将也信不过啊!
这件事情不仅是袁营的重要战略,足以改变他们劣势走向的转折点。也赌上了袁绍和袁家的名望!
何其的重要啊!
只是现在——
完了!
他们完了!
难怪赵王刘羽突然暴起发难,对他们谈判团队出手。不怕背负着“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骂名,不怕天下士子口诛笔伐。
因为这件事情赵王刘羽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啊!
他们不义在先,赵王刘羽这不是毁约,这是挺身而出,执掌正义,公平公正的裁决!
毕竟,赵王除了冀州牧,还是大将军、假节钺、督统四州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