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刘羽赋税改革,摊丁入亩!
兖州鄄城。
当尘埃落定之后,刘羽从青州移驾兖州鄄城。赵云诸将出城十里相迎。
君臣许久未见,阔别许久后交谈甚欢。
刘羽平易近人,与这些将领谋臣,根本没有什么架子。都是与他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战友,他们既是君臣,也是益友。
赵云诸将说起兖州战事,刘羽自然也有第一手情报,但文字有时候很苍白,不如当事人的详细解说来的真实动听。
战场上那种瞬息万变,沙场作战时的危机四伏,与敌将互相交战,排兵布阵对峙的剑拔弩张气氛,两军厮杀,浴血奋战的热血沸腾!
都一点一点的从赵云等将的口中宣泄出来!
刘羽听的心潮澎湃,曾经他也是与赵云等将并肩作战,一路沙场奋战走来。
但自从家大业大后,随着势力的庞大,班底阵容的提升,手下的将领谋臣坚决反对刘羽以身犯险。
身为主公,刘羽如今已经不仅仅代表自己一个人,还代表依仗他、为其效力的数万将领谋臣,数十万的士卒。以及数千万的百姓!
说到最后,终于来到最让众将激动振奋的环节了——刘羽嘉奖众人,论功行赏!
众将升官发财!
刘羽也没有厚此薄彼,吕布等并州军,张绣贾诩等西凉军,战前投效的这些将领谋臣,全部给予公平公正的赏赐!
刘羽的势力庞大,鲸吞天下。
但对于很多人而言,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家族利益相关,也不会在战前选择投效。
只会在战后,在做抉择!
——简单来说,就是只投靠赢家、胜利者!
可对于刘羽而言,战前投效、战后投效、战败投降等等,这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其实是不同的!
譬如张绣和贾诩,在交战前就坚决的投靠刘羽,没有理会曹操和袁绍的招揽,没有如同徐州刘备、荆州刘表那般,听令汉帝的诏令。
这就是一种投名状!
这就是对刘羽的信任!对刘羽势力的认可!对刘羽未来的提前投资!
这也让刘羽给予最大的回报!
张绣擢升杨武将军、贾诩拜冀州参事!
一下子进入了刘羽势力的中高层核心圈子,以两者的能力,未来只要继续参战,必将平步青云!
己方将领谋臣,论功行赏过后,刘羽将目光望向了降将。
“带上来!”
赵云直接下令,兖州易主后,战败的曹营诸将,近乎全部被押了上来。
刘羽余光一扫,看到的都是熟人!
程昱、满宠、毛玠、李典、许褚、乐进、于禁……
这些将领谋臣的名字,在如今不说威震天下,但在兖州,在淮河以北,也是久负盛名。
若是放在未来,那真的是威名赫赫,名流千古,属于耳熟能详的老熟人!
刘羽居高临下端坐上首,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问道:
“曹操败走兖州,据本王得到的情报,他已经侥幸逃过轩辕关,尔等今后有何打算?是去是留,本王不会强求!”
诸将互相对视,眼神交流!
不会强求?
呵呵!
真当他们是三岁小孩不成?
若是他们稍有拒绝,估计出不了营地,或身首异处,或死的不明不白,或下落不明等等,有数十上百种办法,横死还不会影响到赵王身上!
这世上最黑暗、最肮脏的只有政治了!
赵王刘羽乃是天下有名的仁王,但那是对忠于他的将领谋臣,对忠于他的百姓们而言。
对于敌人,根据他们的情报,赵王可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的!
放虎归山?!
那不是仁义,那是愚昧!
当然若是有连环计,放虎归山,驱虎吞狼,二虎竞食等计策,刘羽自然是不介意的!
最后诸将达成共识——
“吾等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众人齐声高喊,哪怕在忠义的将领,此时都低下高傲的头颅了。
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来赵王刘羽确实也是一位值得投效的明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二来如今曹操已经败走兖州,他们这些将领谋臣的使命已经完成,为曹操断后尽力,也算是尽一份心意和功劳,另投明主谁也不会有非议。
三来他们有不少都是兖州本地人士,故土难离,人离乡贱。若是可以留在兖州,他们也不想远离兖州,想要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四来此时还不是未来三分天下——曹魏、东吴、蜀汉三国鼎立、三国争霸的时候,他们都是汉臣,都是大汉一份子。
赵王刘羽身为大汉诸侯王,有着合法性的正统地位,他们转投也不是悖主,反而是顺应天下大势!
如此一来,程昱等人另投明主,投的是心安理得,毫无心理负担!
“诸位快快请起!”
刘羽立刻上前,将他们一一扶起,这让程昱等人倒是有些感动!
面对他们这些降将,不管刘羽是真的礼贤下士,还是装装样子。但可以这么做,足以证明他们在刘羽心中,也是有一定地位和价值的。
人就怕没有价值!
有价值,就有利用价值!
“拜见主公!!!~~~”
这些人都是人精,立刻顺坡下驴,拉近与刘羽之间的关系,一声“主公”完全可以化解他们间的生疏感。
果然刘羽的神色,都和颜悦色了一点,他颔首笑道:
“诸位请放心,尔等在兖州的职务,本王暂时不会进行干涉变动。
“此时兖州经历战乱,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正是百废待兴,重建家园的时候。
“让你们在原来岗位上发光发热,一来也是避免职位变动引起的混乱。
“二来你们也是熟悉政务,可以第一时间为百姓们继续做事情,第一时间进行战后重建工作。
“当然诸位请记住,丑话说在前头,本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切唯才是举,论功行赏。只要你有能力,本王不会埋没人才。
“但若是有人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想要有利为贼、无利乞降,左右逢源,两头讨好,那是绝无可能的!”
刘羽可以接受降将,但绝不接受降将投降后再次背叛。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也只会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让诸将有些悚然一惊!
刘羽此言,既是让他们感动——因为没有将他们调动职位,还在原本职位上面任用,那就是一种信任,一种不怕被架空的信任。
但也让他们有些害怕——因为刘羽丑话说在前头,说的是杀气凛然,说的是发自肺腑!只要他们降而复叛,那么必定是再无斡旋的余地了!
纵观汉末三国,其实将领谋臣投降反叛,反叛投降,多不胜数,宛如家常便饭。毕竟都是工作嘛,跳槽也是为了涨工资,刷履历。
只要别学吕布专杀义父,现任、前任领导,也不会太过在意。
毕竟大汉可以读书识字的人才,都是世家豪强出身,黔首百姓根本做不到、或者说没有资格、能力去读书识字。
这些可以读书识字的世家子弟,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或者依靠同窗、或者依靠同乡、或者依靠同僚、或者依靠姻亲等等。
可以说在各个军阀势力,天下群雄中,哪怕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读书人,其实扩大到五服,肯定有些关系在。
譬如刘羽部下李进,其实与李典家族关系密切。像荀家、诸葛家等等,那都是狡兔三窟,鸡蛋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处下注。
这就决定军阀攻伐时,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下死手。这些相识的关系,还有跑去说降对方的。也有战败后心安理得的另投明主的。
跳槽属于家常便饭,稀松平常。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君主。
最后都是需要依靠他们这些世家子弟,或者相关的人员治理天下。
可刘羽此言,无疑是想要将他们完全绑在船上,成为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别看只是口头约定,但若是他们答应,那也是一种承诺,一种重于千斤的约定!
未来哪怕战败被俘,他们也不可能另投明主了!
程昱等人又再次对视一眼,这一次眼神坚定了许多、慎重的许多,旋即程昱想了想后,拱手行礼道:
“请主公放心,忠臣不事二主,既然选择投靠麾下,势必不会降而复叛,吾等衷心日月可鉴,苍天为证!”
若是未来刘羽也有战败的那一天,那么他们只能选择退隐山林了。
程昱此时的言语,也有些发自肺腑。
随着曹操战败,逃离兖州后,程昱等谋臣也看到了天下大势,也看明白了天下大势。
赵王刘羽,大势已成,势不可挡了!
程昱等人一一发表自己的承诺,这让刘羽对他们更放心、更认可!
刘羽颔首道:“诸位请落座吧,如今有一个重要任务需要伱们去完成。”
程昱等将领谋臣躬身行礼后,方才依次坐下。说实话,他们落座的位置都在附近,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隐隐有结成一个兖州圈子的行为。
刘羽对此并不在意!
有时候良性的竞争,也能成为推动进步发展的动力。只要不是党同伐异、铲除异己,刘羽不会有太大干涉。
况且未来这些将领谋臣,都需要调任其他州郡县任职。除了有三互法的限制,也是避免势力一家独大,尾大不掉了。
刘羽望向郭嘉,后者出列道:
“吾等搜查到兖州的户籍造册,根据桓帝时期人口统计,兖州总人口有四百多万。
“曹操在两年前统计人口,兖州只剩下不到三百万。这还需要算上曹操击败青州黄巾贼后,获得人口百余万。也就是说,没有青州黄巾贼,兖州只剩下不到两百万人口。
“兖州北接冀州、东北接青州、东接徐州、南接豫州,西接司隶,境内河流众多,交通便利,属于兵家必争之地,乃四战之地。
“战火摧残,生灵涂炭,百姓们流离失所,十室九空,这可以理解。但人口下滑如此严峻,还是在曹操补充青州黄巾贼百余万人口后,屯田发展的前提下。
“其中是否有豪强地主霸占、荫蔽、依附的奴隶?或隐藏的人口?或没有被纳入户籍统计的人口?”
郭嘉一系列的询问,程昱等人就明白过来了。他们的主公赵王刘羽,这是想要清查人口问题!
人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赋税!意味着兵源!意味着生产消费!意味着经济命脉啊!
“奉孝所言,诸位也听清楚了。
“兖州乃四战之地,但反过来,兖州也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五州通衢之地。
“兖州地处黄河流域,有淮泗河流灌溉,土地肥沃,经济发达,面积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
“战后重建,发展建设,一切的前提,是恢复人口!”
刘羽语重心长的说道。
程昱等将闻言颔首,程昱拱手说道:
“请主公放心,吾等回去后,第一时间张榜清查,势必查清人口问题。若是有世家豪强隐藏人口,隐瞒不报,以此逃避赋税,必严惩不贷!”
“可若是有些百姓,是主动、自愿卖身世家豪强,卖身豪门,为奴为婢呢?”
刘羽问出了关键:“大汉赋税,编户齐民,轻田赋而重人头税,以至于百姓们苦不堪言。
“若是遇上天灾人祸,粮食收成锐减,仅靠土地的收成,根本无法缴纳高昂的赋税。地主豪强借此放贷,九出十三归。
“百姓们无力偿还,最后卖儿鬻女,此举加剧了土地兼并,百姓们‘主动’、‘自愿’卖身豪门,为奴为婢!
“尔等又如何清查?”
程昱等方才投效的将领谋臣,此时呼吸都蓦然一滞,心跳都不由自主的加快起来了。扑通扑通,似乎都要跳到嗓子眼。
因为他们突然回想起冀州的赋税改革——两税法!
刘羽这是借题发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面上是以人口为切入点,但真正目的是想要在兖州赋税改革!
程昱咽了一口唾沫,而后问道:“那依主公的意思是?”
“本王觉得,治标不治本,还不如不治。若是有顽疾,那就必须下猛药,快刀斩乱麻!”
刘羽环顾四周,而后沉声说道:
“尔等回去之后,张榜贴文,告示郡县。本王决定将兖州划为试验区,丈量田亩,赋税改革,施行摊丁入亩!
“丁既人丁、人头税,亩即田亩,土地税。
“即土地税和人头税合一,人地合一、人随地起,不再征收人头税,统一征收土地税,以土地财产的多寡而征收赋税……”
刘羽这位主公,亲自为程昱等谋臣一一解释。
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无地、少地农民负担过重,土地兼并下,被世家豪强巧取豪夺,甚至最终不得不卖儿鬻女的办法了!
税收看土地财产的多寡来收取!
而不是人员多寡!
此举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甚至可以让他们尽情的、敞开了生产!
人口就是劳动力,既然这些劳动力不用交税,那就是家庭收入的增项了!
不过程昱等人的神色有些止不住的震惊,真的是掩饰不住,溢于言表的震惊!
他们还以为刘羽要进行的是冀州的“两税法”,但没有想到,刘羽更加激进,竟然将兖州划为试验区,赋税改革“摊丁入亩”!
这意味着什么?!
摊丁以后,无地农民不再负担丁税。
少地农民的情况,由于以前按人征丁时,他们人数最多,又经常受到来自地主,及其他有权有势者的负担转嫁,故其负担远超过按其土地财产应当承纳的比例。
而在摊丁以后,按土地或田赋数均摊丁银,这部分农民土地较少,负担自然较以前减轻。
可摊丁后的世家豪强们,他们的土地一律摊银,从而负担丁银的土地数量增加,负担也就越重。
这使得农民负担相对减轻,世家豪强的负担暴涨。
算数乃是君子六艺之一,在场都是顶级谋臣,自然融会贯通。并且将领行军打仗,粮草辎重,士卒人数等等,都需要运用到算数。
此时略一计算,大惊失色!
摊丁入亩后——
拥有10亩土地以下的贫民百姓,负担将锐减七成(70%)以上。
30亩以下的自耕农,负担将锐减三成(30%)以下。
60亩土地以下的中等偏上农民,负担变化上下波动不足半成的一半(±1%),影响不大。
而60亩以上土地的富农、地主,负担将增加二成(20%+)以上。
100亩土地以上的大地主、世家豪强们,会根据土地的多寡提升,他们负担将增加十成(100%+)以上!
这意味着……
那些世家豪强们会疯掉的!
而这个天下,掌握话语权的人,就是这些世家豪强们啊!
程昱等人沉默了!
他们属于兖州本地人,自然明白兖州本地士族的想法。
当初曹操屯田发展,略微打压世家,就立刻被士族背后抄家,迎吕布入兖州了。
刘羽这一次,哪里是赋税改革,这特么是将世家豪强往绝路上逼啊!
兖州会再起动乱啊!
……